375章:拼死逃亡(2 / 2)

也就是说这个星系完全被自己强大的柯伊伯带包裹在整个的空间里,面对外部完全是信息阻断的。</p>

但是林都搞不明白,当初粘液族群是怎么样攻打进入这个星球体系当中的?</p>

不过他对于粘液这个名字也是感到十分的奇怪,甚至还有一些恶心,随后,他命令系统给这个刚刚俘获的第12个外星同盟军。重新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球形族群。</p>

因为第12司令官所率领的舰队也叫做球形舰队,林东认为,球形舰队就应该是球形族群所拥有的舰队。</p>

系统立刻对这个族群进行了更正,虽然族群里面的个体还认为自己是粘液生命体。</p>

但是对外他们也遵守林东下达的改名指令,变成了球形族群。</p>

镇守在星系科一博在边缘的是外星人,大约2000艘作战母舰编队。</p>

在第一次接触扫描当中,林东认为对方大约有5000艘作战母舰。</p>

刚刚的一仗结束之后,林东消灭了对手,至少1500艘作战母舰。</p>

这样逃回到这个星系的这只外星族群,剩余的舰队也不过只有500艘作战母舰,加上这个星球已经被探明的2000艘作战母舰。</p>

这第二个星系里面应该还有外星族群,2500艘作战母舰。</p>

现在眼前发现的只是在柯伊伯带内侧边缘镇守的2000艘母舰,这说明他至少留下500艘母舰在自己的行星周边进行防御。</p>

虽然探测器无法从内侧发出探测信号,但是自己手里头还有那些被抓获的外星球行族群,所以林东让他们为自己提供相应的消</p>

息。</p>

通过了解发现这一点,让林东感觉到很遗憾,自己收的,大约七八百万的球形族群,他们都是来自于刚才拿下的那个星系,而不是像这个星系里面的球形族群一样。</p>

现在林东的球形舰队已经开始发射,大约1000万个球形作战单位,将整个星系外层进行包围。</p>

星系的最外层就是柯伊伯带无法进行全面渗透,只能将他整个的包围起来,防止星系里面的外星舰队逃离。</p>

不过看起来星系里面的外星舰队倒是很坦然,自若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防线。</p>

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林东,现在的探测器虽然已经穿过了这个星系的柯伊伯带,但无法将相关的消息信号传递出来。</p>

再加上在他手里的那些被俘获的球形族群,又不是这个星系所派来的。通过对他们的记忆体的扫描,只能发现他们对于前面的星球比较了解。而对于眼前这个星系几乎是一无所知。</p>

所以林东现在也没法再经过他们的口中,得到有关星系里面的具体情况。</p>

再加上这个柯一博在奇怪的特点,自己的光线系统都无法进行穿透,所以现在林东等于是被卡在这到星系外部的柯伊伯带外面。</p>

这道柯伊伯带的宽度足,有一光年的宽度远比地球的柯伊伯带要宽更多。</p>

林东打算使用工程母间的引力光线,将柯伊伯带里面的小行星碎片,还有冰块等杂物进行剥离。</p>

但是有一艘工程母舰就是因为使用引力光线去照射,打算剥离这些冰块儿和小行星碎片,结果大批量的小行星碎片和冰块直接冲向了这艘工程母舰,最后造成工程母舰集体爆炸。</p>

这一下让林东感觉到非常的惊讶。他马上下令自己工程舰队全部停止对柯伊伯带发射引力光波。</p>

不过虽然这宽度高达一光年的柯伊伯带看起来非常雄伟壮观,小行星在里面还相互具有引力作用。</p>

但是要想切割,其中的一些个体这道不是难事。</p>

只不过自己刚才通过被撞击爆炸的工程母舰,这个教训。林东现在不再使用大型工程母舰来完成这件事,他命令自己的无人机对某一个科依伯带里面的小行星说会包括冰块儿,分别进行单独的引力传输。</p>

其实林东的发射节点。也都有同样的功能,只不过他担心发射节点的功率不够强大,而且不能够随便消耗发射节点的功率,一旦消耗过大,下面的作战发射节点就很难提供武装保护和攻击的作用。</p>

现在林东手下的光波无人机基本上处于发射和控制平台的作用,所以叫他们出来要比使用发射节点单位更加牢靠。</p>

而且林东只派了一个小队的无人机,大约只有100架,以一架为作战单位,其他的都作为辅助。</p>

这架无人机向其中一块小行星天体发射出引力光线。</p>

无人机发射引力光线的能力当然赶不上强大的工程母舰,所以他不会对柯伊伯带其他的碎片产生扰动。这也就不会再出现像上一次由于引力光线的作用,导致大批碎片撞向了自己的工程母舰。</p>

林东的工程母舰相对于作战母舰来说,体积更加庞大,想要躲避像暴雨一样喷来的碎片,小行星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母舰被撞击爆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