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事件(1 / 2)

 七月初二,天地骤变。</p>

横跨禹州、邓州的天都山脉山岳异变,仿佛是被一张无形的大手挪移了一般,填平了沟壑,献出了平原,推平了险峰拔高了大山。</p>

半日之间整座天都山变成了谁都不认得的陌生大山,山之高几与天齐,足可与大宋天朝第一高山太行山相比拟。</p>

天地异变,人心惶惶,别的地方不知道,在古城村周边就看出成德公的威望来。</p>

在未知的危险的威胁下,一个村子百八十人能抵什么用,只有人多才能有胆量。在少袆和高阳莒的帮助下,成德公振臂高呼。呼喇一下,十几个村子迅速的合并成一个大型的村庄。</p>

不过,谁都不知道,所谓的天地异变不过是沈襄闹出来的,半日之后一切异变都不在发生,甚至在天都府君的震慑下未来也不会有任何异变发生。</p>

可惜,这些事情都是秘闻,沈襄是不会告诉给任何人听的。</p>

没人知道是没人知道,新的古城村却就此建立起来,建立的过程中沈襄默然不语,金牛寺的和尚却非常热心的伸出援助之手。</p>

</p>

金牛寺能够得以保存是受古城村和土地庙的惠及,因为二门山的缘故,盘山峰屹然未动,所以在盘山峰脚下的金牛寺也得以保存。金牛寺有高人在,沈襄是知道的,不过有什么样的高人沈襄没有在意过。毕竟凡人界虽然并入到修真界,却并不意味着它就有修真界的底蕴,凡人界的高人,再高能有多高,根本入不得沈襄的法眼。</p>

佛说四大皆空,佛说超脱自在。可,那是佛,而不是和尚,和尚平日里看的超凡脱俗,可在危险到来的时候却显示出他们还是凡人,凡人就避免不了胆怯。当然,在危险来临的刹那间他们还是要比普通人强上许多,从这也能看出,平日里他们的修行也不是白修炼的。</p>

金牛寺虽然是建造在盘山峰,毗邻的虽然都是类如古城村这样的贫苦村庄,但信仰就是信仰,只要有人信奉,只要有人主持,在贫困的寺庙也要比村庄富裕。</p>

得到金牛寺资助,古城村的重建顺利了许多也快捷了许多,仅仅十几日的时间里一座崭新的古城村就建成了。</p>

其实说是崭新的古城村,不过是比原先的古城村扩大了十几倍而已,其他的还是和原来的古城村一般无二,还是一样的破落,还是一样的贫穷,多的不过是多了百十间简陋的木舍院落而已。</p>

古城村扩建了十几倍,很轻易的就向土地庙延伸过来,几乎要靠近那间瓷窑,不到百十丈就与土地庙毗邻了,这让少典和那些淘小子们高兴了许多,因为前来土地庙学习更加方便了。</p>

因为瓷窑、因为酿酒、因为采药、因为狩猎等等原因,古城村的淘小子们和沈襄已经很是熟识了,能学武,能制药自然也就能学文识字了。一段时间的接触,淘小子们都知道土地庙里的沈先生其实是个很随和的人,根本不像有大学文人那么倨傲,那么无法接触,更加没有什么规矩。</p>

于是,不用什么言语,一个个的都蔫蔫的蹭着少典跟着沈襄学起文来。</p>

沈襄在土地庙里开设的不要钱的私塾,规模在悄无声息间如同古城村一般,被动的被扩大了许多,甚至在诸村合并后一个月后,无奈的又添加了二三十个淘小子们。</p>

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十几个淘小子外再加上二三十个淘小子,对沈襄来说也不是什么接受不了的事情,只要你听话,谁爱学就学。</p>

沈襄是个大学文人,还是无私授业,这在山村里绝对是一等一的人物,其威望在山民的眼中绝对不在老朽的成德公之下。尊师重道,山民们不知道,但他们知道,任何一个肯教你学问的人都必须要得到尊重。</p>

山里的人认死理,一个有大学问的人,一个肯教山里人肯教泥腿子们学问的人,是父,是天,是绝对不允许忤逆的。</p>

如此一来,沈襄突然发现,淘小子们不管在山里在村里如何的淘,在他面前,在土地庙里都是老老实实地,轻易不会捣乱。甚至在淘小子们之间不管发生过什么恩怨,在土地庙里都会和和气气的坐着,聊着,表现得如同亲兄弟一般友爱。</p>

至于恩怨,出去再说,不要惊扰了先生。</p>

这是小豹子和沈襄说的,也让沈襄深为感动。</p>

和沈先生学学问有没有用,似乎一直都是新古城村山民之间的话题,这个话题一直延续了六七年。</p>

有用,这是所有人都大为认同的话。</p>

有用,而且是绝对有用,谁要说和沈先生作学问没有用,古城村的山民会嗷的一声跳起来,然后抡起拳头将你暴打一顿。</p>

为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