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 筹建研究院,备战元宇宙时代(求双倍月票)(2 / 2)

如果我们能领先一步,在元宇宙时代转型成功,后浪系就有资格被人称为是一家伟大的企业。</p>

希望我们在座的诸位,能共同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p>

楚老板这一番畅想,连章一明、黄筝和曾凡等技术宅,都听得是热血澎湃。</p>

挺有煽动性的。</p>

如果投入到位,吸引力足够,后浪研究院并非就不能化为现实。</p>

只是,楚老板嘴一张就是上千亿的投资,也惊得几位姑奶奶说不出话来了。</p>

Louna看着楚老板,感觉自家男人前所未有的迷人。</p>

章一明笑道:“董事长如此高瞻远瞩,我们也是心潮澎湃,这些畅想如果能够实现,后浪系应该有望超越全球所有的互联网科技公司。”</p>

楚阳道:“一明兄,这并非是纯粹的想象,后浪研究院的建设,要尽快立项,曾凡要负责组织技术中心,拿出一个规划和建设方案出来。</p>

就像大家刚才讲的一样,我们在研发方面明显弱于BAT,通过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要尽快实现弯道超车。</p>

我刚才讲到投资上千亿甚至几千亿,当然是一个五年甚至十年的概念,研究院项目初期的投入,百亿左右的预算是可以保证的。</p>

后浪科技大厦目前还有不少富余的办公地点,研究院可以考虑尽快挂牌成立,吸引各类人才加入,研究所能成立一个就先成立一个。</p>

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完成研究院办公设施等硬件建设。</p>

所以,研究人才与团队的吸纳,各类研究所的建立,与研究院硬件环境建设同步进行。”</p>

下午,后浪系一众高层,又围绕楚老板提出的后浪研究院,一直讨论到快下午6点。</p>

曾凡等人提出,现有的AI、大数据、云计算都可以先期挂牌研究所,招纳新的研究人员和研究项目进来,并在研究所内部尝试研究项目分层模式。</p>

晚上在众人住宿的东园大酒店吃饭,楚阳突然问道:</p>

“现在国内各大高校,偏向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科举办得怎么样?”</p>

“不怎么样。”曾凡等人都摇头。</p>

章一明解释道:</p>

“各高校的理工科教育,从师资力量到招生,多年来一直都是理弱工强的局面,原因也很简单,就业机会和待遇问题。</p>

我们国家每年培养出数百万工科毕业生,其中称得上优秀的有上百万,但是纯理科的大学毕业生,除了少量顶尖的人才有机会进入科研院所,绝大部分毕业生都难有学以致用的机会。</p>

每年高校毕业季,专业好、学业优秀的工科毕业生被各类企业哄抢,纯粹学理论的本科毕业生,很难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p>

我上大学的时候,最开始考上的微电子专业,算是一门理与工兼容的专业,后来我还是想法转到了软件工程专业,一是兴趣所在,二来也是软件更吃香,有更多就业和创业机会。”</p>

楚阳想想道:“既然如此,后浪系应该支持高校基础理论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p>

</p>

章一明等人都有些愕然。</p>

怎么支持?</p>

具体的回报又在哪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