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选(2 / 2)

兴唐 午后方晴 0 字 2021-07-14

李威又说道:另外孤还需一个对工程监督之人。</p>

这个人选说好找也不大好找,说难找也不大难找,主要是耿直,另外这次水利宗旨以不伤民为主,需要体恤百姓。同时有办事能力,不能为清名而博清名,阻碍施工进展。不但如此,太子此番前来,还有另外的用意,这个人手,有可能将来为太子引于左右</p>

因此,裴行俭再次苦思,一边说道:这个人选,张相公最是合适。</p>

这是不大可能的,张文瓘掌管大理寺,用法持平,确实是好人选,可他不仅是大理寺卿,还是朝廷的宰相,怎么可能监督河工</p>

想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臣倒有一个人选,此人xg直温厚,与郑国公出自一族,叫魏玄同,因与上官仪文章唱和,贬于岭外。今年初赦还回京,刘尚书的推荐,拜为岐州长史。</p>

这个人,孤也听过。也不是不看史书,其实也看书,可不是他的本职,因此看过了大多忘记。经裴行俭提醒,李威才记起来此人一件事,似乎此人被酷吏所诬,临死前说了一句,人杀鬼杀,亦复何殊,岂能作告密人邪乃就死,有人说此人临死前一句话,可与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成为绝笔辉映。</p>

其他的事迹不大清楚了,但能与谭嗣同相媲美,应当不错的,于是说道:就是此人了。</p>

又更露骨地说了一句:孤既领父皇旨意,兴修两渠,耗工巨大,用时又远,孤恐力不足,裴侍郎,可否替孤再选一个人选,作为帮手,替孤补漏拾遗,出谋划策。</p>

裴行俭只是笑,但太子面临的形势,他也明白,不过这个人更不好找,不但有才干,职位不能太高,太高不可能做为太子的副手主持新渠,但不能太低,否则起不了作用。并且必须可信,后面一条更难。但裴行俭却有一个现成的人选,说道:臣也可以推荐一人,朝中有一大臣,本来出自京兆韦家,只是因为先祖南迁,才定居于襄阳,举进士得选。曾坐小过,按制不得叙进,吏部尚书高季辅说,自居吏部,今始得此一人,岂因小过而弃大德。擢升为监察御史,由是知名。因为xg格激昂,得罪过褚遂良,出为清水令。后来左肃机皇甫公义检校沛王府长史,引为同府仓曹,也说过,公岂池中之物,屈公为数旬之客,以望此府耳。累迁右司郎中。此人一生光明磊落,xg格鲠直,当初拨为右司郎中的铨书还是臣议定的。</p>

你说的可是韦思谦</p>

正是。</p>

李威也呵呵一乐,这个人官不大,可在朝堂上名气非常大。彼此还jiao谈过几句,相互印象不恶。</p>

虽然有些难度,比如起用魏玄同,就是考虑母亲感受,起用韦思谦等于是从老二手中抢人。不过这三人人先李威都十分满意,职位不高不低,太低了起不了作用,太高了不好拉拢。比如象戴至德,难道允诺孤以后登基,给你更高官职。都做到了这个地步了,怎么再高,或者做异姓王给戴至德做,都未必有这个胆量。而且都是人才。</p>

说道:谢过裴侍郎。</p>

但又莞尔一笑,当初父母给自己找了韦月,自己不肯,却没有想到渐渐起了作用。这一饮一啄之间,谁能预料</p>

知道此事经过的人不多,就象皇上为什么突然下旨复长孙晟长孙无忌官爵一样,内幕诸位官员不知。见到朝廷再次下旨让太子主持两渠,心中不免有许多猜想,难道是皇上重新信任重用太子</p>

议论声很多。</p>

倒是韦弘机如释重负,本来也想立功的,两渠一开,如果开成,仅凭这个功劳,甚至就可以拜为宰相。可事实上看过后,种种的难题,让他最终却步三尺。有太子主持,最好不过。</p>

明旨一下,经李威请求,也是合理请求,是两渠,不是一渠,原来广通渠与三门还能相联,现在是丹水渠,还是下游位置,主渠又到了黄河的三门峡。不得不分工两处。</p>

</p>

所以又下了一道明旨,着韦弘机与朱敬则继续主持三门新开河,让秘书郎姚璹主持丹水渠,岐州长史魏玄同监督丹水渠施工。两渠由太子亲领,右司郎中韦思谦副之。</p>

李威立即将姚璹召来,姚璹到来后,立即说道:殿下,切切不可,臣正想面见殿下。两渠用意良好,然而用费巨大,非是朝廷所能支付。</p>

与韦弘机抱着一样的心思,这是一个树立功劳的大好机会,但心中左思右想,认为两渠实现不了,所以还没有赴任就退却了。李威笑了笑,道:孤也知道,所以喊你前来,麻烦你替孤做一件事,此事做成,经费立解。只是需要姚书郎委屈一些。</p>

姚璹狐疑地问道:殿下,要臣做什么事</p>

李威又将他的想法说了一遍,然后就看着姚璹。</p>

自己做法合情合理的,可因为开先河,会有许多争议,即使姚璹,也未必会答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