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一年</p>
李威想到了三个字,文字狱。</p>
其实这是一种爱称,比如nai糖,民间皆叫太子糖。那么老百姓天天在吃自己这个太子忌讳未必,反过来让人听了感觉却有些爱戴。这分明是看到新糖的销售,有些吃味了。或者是因为新糖干涉了一些人的利益,或者是因为本身看不起商人。呆得久了,李威凡事,开始喜欢往y谋论上想。</p>
但文字的力量恐怖的,唐朝没有文字狱,自己隐在暗处,陆梁二人的力量不值得一提。正好梁金柱与陆马留在洛阳没有走。将他们召入东宫,以及一些大臣,shi宴相待。</p>
就说了此事。</p>
一开始jiao的税并不多,只有两千缗,但现在jiao的税却是很重。有的大臣心知肚明的,一年十万缗不成,但按现在的情况,六万七万缗大约不成问题的。两千缗,凭借这些奏折,就足可以将新糖腰斩。可是几万缗,就是李治也不得不慎重考虑。</p>
相shi的臣子,包括一些谏官。看到梁金柱与陆马进来了,很有些不满。有两个大臣不顾众人感受,直接弹劾。李威压了压手,说道:孤知道各位所谏原由,但陆梁二位,就是没有贡税,朝廷能不能禁止他们售糖</p>
这是不可能的,况且他们本来就是善商,自灾害生后,多有捐助。不能抹着良心说话的。</p>
李威又说道:或者各位说他们贡税对不对孤不知,可知道朝廷国库之紧,一年胜过一年。朝廷的利贷,造成什么影响,各位自己可以去查查。朝廷也要用度,各位的俸禄,国家的水利等工程,赈灾,军费,祭祀,君子不谈利,可是国家没有了财帛,孤不知会生什么情况陆梁二人做了表率,为何各位如此仇视</p>
此乃礼度,朝廷这一年多有借助重视商贾之举。臣只是恐此往,教化。一个官员从席间站了起来说。</p>
教化么孤思量思量,对了,协助朝廷将粮食不远千里万里,押向关中,这是错的。</p>
殿下,此没有错,只是朝廷为何要封赏官爵</p>
也对,谈利皆是不好,天下已经大治,王化了,或者孤改日向父皇母后进谏,说天下大治了,朝廷官员都不需要俸禄赏赐,就能自主地替国家办好事。孤不知如何书写,你替我书写如何。国家不需要向官员放俸禄,一年倒是省下许多经费。</p>
陆马与梁金柱听到这里,不顾席间压仰的气氛,低头失笑。</p>
这个大臣却不知如何回答。李威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葛,继续说道:大凶之年,不是年年有之,此乃特事特办。虽有些薄赏,却开了义举。士大夫未必都是好的,也要看上古经义薰陶,商贾重利轻义,更要王化之。或者不协助朝廷,将粮食留在家中囤积居奇,灾害财,是好的嗯,难怪,孤倒看到不少大户人家,非是商贾,确实是这样做的。最好,老百姓饿得纷纷揭竿而起,推翻了朝廷。反正各位出自名mén望族,朝廷能倒,各位mén阀却不会倒。就象周瑜对孙权说,吴国诸臣降魏,依是官员,可主公降魏会有什么下场</p>
戴大帽子,谁怕谁</p>
这一句就有些诛心了。</p>
席间沉默一片。</p>
其实双方都说得有些不对,以现在的唐朝,全面放开商业,不大可能,带来的弊端,确实无法预测。但只是在地皮上打主意,就是两税法实施后,唐朝一年敛财达到两千多万缗,也没有解决唐朝最基本的问题,苦的还是最穷的一群百姓。</p>
谏官谏得有些狠,李威大帽子压得有些大。可是李威见好就收,话音缓和一些,又说道:梁金柱与陆马二人皆在此,各位可以问他们,他们只是想做些义举,感谢父皇与母后,也许会想官爵,可曾求过只是一个名字,何必如此刀剑相向此举更是不可开的,在文字上玩游戏会很危险,不相信,翻翻朝野各位,或者他人写的诗文歌赋,如果开此端,会有无数人被诛连,被斩杀。或者如孤,孤也写过会当凌绝顶,只是写山高,意气之高,非有他意。若开文字意晦,父皇如何容孤</p>
这句话压在心里很久,终于借此事说了出来。</p>
怎么办呢所谓的新糖,名义上是陆马与梁金柱的,实际上却是他自己本人的。只是两个商人,面对如此大风大1ang,自己不出来挡一挡,他们只是一叶xiao扁舟。</p>
说完了,拿出两幅字,递给了梁金柱与陆马,说道:以后就叫这个名字吧。</p>
虽然说了,李威还是低头了,省得罗嗦,于是赐了两个名字。一曰阳雪,一曰冰心。阳雪,雪嘛,总是白的,一见阳光便化了,形容蔗糖的。冰心,却用来形容冰糖。不仅仅是赐字,当着这么多人,也是做了一个表率。太子对梁陆二人有好感</p>
有些官员皱眉。</p>
李威又说道:各位,梁陆二人又与孤说过,新糖是受父皇与母后,有感而想出来的。不过获利甚丰,不想专美。如若有他人想经营之,他们亦会传授。只不过作为定制,需贡朝廷一半税务。孤已经将此事写了奏折,jiao与父皇审决。非但如此,京兆刘家的nai糖,亦闻此事,写了信给孤,说是也参与此壮举,向朝廷贡出部分税务。</p>
做到如此,许多大臣已经不能再说,就是知道内情的狄仁杰也只有叹息一声。</p>
让出技术了,经营的人多起来,国家得到的贡税必然会增加,但个人的利益却是受损的。</p>
但许久,才通过。</p>
是好心了,可是官不与民争利。调过来一说,调过去又是一说。对此,李威很无语。</p>
可情况bi得李治最后通过了。</p>
主要是江东犁,这本身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李威,突兀地出现,又是太子的身份,又是在籍田祭上出现的,迅普及。开始只觉得便利,后来渐渐因为比较好耕,一些复杂的地形,许多百姓动了心思。可能开耕出来,未必有收获。主要是水。就是关中许多地方,因为没有相关的水利,都没有开耕。</p>
政治还算清明的,官员升迁,固然y谋阳谋的啥,可也要政绩。商业繁荣了,却不一定是政绩。倒是丰收,才是实打实的政绩。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这些碟儿田开耕出来,也要水利辅助。</p>
唐朝的水利尚可,但这些旮旯田水利不大通的。于是都上书,要求增加水利。水利的成本主要是徭役,可大规模上水利,当地徭役却是不够。再说,除了徭役,负担重了,也需要成本。本来国库空了些,成本从何而来可又能给百姓增加好处,又因为耕地增加,朝廷税务必然增加。从李治到各级官员,十分看重。</p>
但钱从何而来</p>
真正与民争利,还不至于,商人主动贡税,还不是xiao钱,过了元旦了,正月又过了,二月到来,贡了近三万缗的税。见到这个数字,李治将阎立本与郝处俊喊来,说了此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