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妃(1 / 2)

 )后一日,王夫人与王熙凤都在老太太的要求下,一起用饭。完毕,老太太将贾府的管家权交给王夫人,由李纨为主主持细务,王熙凤处于辅助地位,另又将一些能锻炼而不关键的家务分给较大的迎春探春主持,这下,王熙凤付出了代价,王夫人也受到了约束,二位姑娘也会真正得到锻炼,不同于以前王熙凤时代的只看不做。

因为要在晚辈面前保持长辈的形象,所以,水月庵的事情也好,王熙凤向老太太说王夫人在外置产的事情也好,都是瞒着孩子们的。所以,后来王熙凤中了王夫人的局,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过程也没有晚辈知道。如果迎探二人还有点兴奋的话,其他人就是纯粹的莫名其妙了。至于作为长嫂却不管事,境地有些尴尬的李纨,隐约听到一些王熙凤在老太太面前告状话,以为这是王夫人对王熙凤背后动作的惩罚,也没有放在心上,反而基于以前二位王夫人之间的友谊和对自己管家的自知之明,向王夫人请辞管家的位子,依旧由王熙凤来主持。

“太太,我可做不好,还是让凤丫头来吧。而且,有姑娘们要照顾,我也忙不过来,就挂个名好了。”李纨知道自己的本事,也一心想扑在自己儿子的身上,不想分心,替王熙凤求情道。

“珠儿媳妇,你以为凤丫头好好的,为什么会不再管家了,当然是她犯了大错!包揽诉讼,轻视人命,这是一个诰命夫人可以做的吗?有一日翻了出来,不仅她,整个贾府都要受到牵连!宝玉兰儿的前程,你想想,背着这样一个名声,会是怎样的艰难!

你若是不想要兰儿的前程,你就给她求情吧!”

“啊!不会吧,凤丫头那么精明一个人,怎么会犯这样的糊涂!”关系的儿子的前程,李纨再怎么佛爷,也不能容忍了。

“都是我的错。原本不希望两房起冲突,就多有让着凤丫头的地方。凤丫头做错了事,我也没有跟她好好谈过,才会让她走入误区。我想让凤丫头有所畏惧,所以采取了比较激烈的动作,现在我和凤丫头的关系紧张了,我若是上门去劝,难保凤丫头不认为我是幸灾乐祸落井下石。所以,珠儿媳妇你,要上点心。”

李纨心知王熙凤不是容易劝的,但是一想到儿子,就答应下来,此后也打起精神,对家事多加注意,对王熙凤常常劝诫。王熙凤能够少有大错,李纨在其中的作用不可谓不大。

————————————————

王熙凤最近很郁卒!把姑妈得罪了,管家管家没了,家务上束手束脚,官中的产业也没有了穴手的份儿,虽然凭借以前的人脉还是可以影响的,但是那毕竟要花费好几倍的精力,银钱也用去不少,还要听李纨的唠叨!

虽然很生气,很不甘,但是要她去找二太太低头,那是万万不能的!荣国府本来就是他们大房的,二太太再怎么得势,也不过代管一段时间,到头来还是大房的!要是分了家,二房是要被赶出去的,二太太名不正言不顺,不过是老太太碍着自己犯了错,才让她当了家!

是啊,分家!分了家就不用受这些闲气,到时候大权在握,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哎,算了,老太太是不会同意的。琏儿也没有实职,还要靠二老爷,当务之急还是让老太太回转心意。过十来天就是二老爷的五十寿辰了,这寿宴上露一手,老太太肯定要高兴,再在宝玉黛玉身上下点功夫,就差不多了。

想毕,当下收拾好去了贾母院和老太太逗趣儿去了。

———————————————

“都说老祖宗见多识广,老太太,您看这南家的园子修的怎么样?”

“是啊,老祖宗。我大字不识几个,就知道这园子看着舒爽,好看。到底怎样摆弄才好看,这里头有什么学问,我是一概不知,老太太今儿就赏脸,教教我吧!”

“这些都是照着那些诗啊词啊的修的,你个睁眼瞎哪里知道?看,这景象,正应了那句柳浪接双桥,荷风来四面不是?真美!”

“老太太说什么湿啊干的,这是寒颤我呢!”

“瞧瞧,这丫头就会耍嘴,我教她呢,又不听!”

“老太太,您对着这大俗人,说诗词歌赋,她哪里听得懂?还是让迎春他们把雅的变俗了,整的掰碎了,跟这破落户说去吧,免得糟蹋了您的一番心意儿!”探春一番话,把大家都说的冲王熙凤笑了起来!王熙凤也哈哈大笑:“老太太,您不打她我可不依!”

笑了一会子,大家都静静的逛起园子来。

“原本,我做姑娘的时节,家里也有个园子,每日闲了,就去逛逛。如今你们姐妹可是苦了,逛个园子还要到别人家去。”

“老太太即是这么说,不如我们就自己也修一个,有老太太的指点,保管比这好多了去了!”

“老二媳妇说的容易,修园子是这么简单的?要选址、画图、四处采买材料,完了还要找好的人工,选管事,事情多着呢!”

“若真要作兴起来,老太太就只管看看图,掌掌眼,其他的,就都算我们晚辈孝敬您。媳妇若是不成了,还有凤丫头和姑娘们,巴不得接了这差事好好孝敬您呢?”

“你们孝敬我?”

“对。”

“可是实话?”

王夫人使了个眼色给探春,探春一转眼,想到了王夫人前几日提到黛玉回来以后家里就有了十来个孩子,恐怕没个地儿安置的事,这是给自己机会卖好呢,接上了话:“老祖宗,我知道太太怎么想。”

“哦!探丫头知道?那你就给我们说说!”

“太太这哪里是孝敬老太太,是一心想着宝哥哥林姐姐呢。过得几日就回来了,我们就多了伴儿了。我们姐妹兄弟一齐在园子里伴着老祖宗住着,好生热闹。”

“喝,探丫头成了太太肚子里的蛔虫了!”王熙凤打趣道。

“凤丫头快别取笑她了。她哪有你那么伶俐,不过是前儿我无意提了一句,叫她放在心上了。”

“太太那日说起林妹妹就要回来了,还没定下个住处。梨香院虽好,可是离老太太远了些,不好,一时为难。我一想,可不是这样!与二姐姐四妹妹商量了一回,也没个法子。老太太一说要修园子,可不就正好应景?”

“你这丫头,多嘴多舌的!老太太既然已经说了,就不该再提起。”

“哎,探丫头这是一片好心想着家里,你说她做什么?”

“哎,老太太。”

这修园子可是个大工程,若是作兴起来,还怕用不到我?正好叫人瞧瞧我的手段。

修个园子少说得要二三十万,听太太这话,工程银子她是出大头了。就是老太太发话要各人凑份子,我自己出的也有限。管起来,手里也能落个几万两!

当下也附和劝说老太太修园子。

老太太经不住众人都这样说,再坚定也动了心,只是老祖宗有自己的考虑,还是不肯松口。

其实王夫人也知道老太太的顾虑,贾府不过是没落侯府,漫说经济不宽松,就是有钱,这大张旗鼓的修园子惹人注意,也犯了官场上的忌讳。福祸相依,若不是王夫人知道元春省亲建省亲别墅的事,也绝不会提及。

老太太考虑了,就行。这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

一日正是贾政的生辰,宁荣二处人丁都齐集庆贺,闹热非常.有王熙凤的劳心劳力的操持,更显欢快!忽有门吏忙忙进来,至席前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唬的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早见六宫都太监夏守忠乘马而至,前后左右又有许多内监跟从.那夏守忠也并不曾负诏捧敕,至檐前下马,满面笑容,走至厅上,南面而立,口内说:“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说毕,也不及吃茶,便乘马去了.贾赦等不知是何兆头.只得急忙更衣入朝.

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老太太和王夫人相视一眼,心中忐忑不知道前次的作为到底是福是祸。王夫人面上也忐忑不安,心里却是知道这是元春的事封妃了。

外头不住的使人飞马来往报信.有两个时辰工夫,忽见赖大等三四个管家喘吁吁跑进仪门报喜,又说"奉老爷命,速请老太太带领太太等进朝谢恩"等语.那时贾母正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伫立,那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纨,凤姐,迎春姊妹以及薛姨妈等皆在一处,听如此信至,贾母便唤进赖大来细问端的.才知道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去谢恩。”贾母听了方心神安定,赞成的看了一眼王夫人,正巧叫王熙凤抓住了,不免疑惑,不免要强,以后更加体贴的服饰老太太,这是后话暂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