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先生,请留步。{看了又看小说网}”走了下来台阶,后面李成舟喊道,两人停住脚步回头,见李成舟小跑过来。
“今天实在不好意思,这是我的名片,有什么业务需要办理的话可以打我电话。”李主任递给李宥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李成舟三个字,现在李宥才知道他叫做李成舟。
“好的,以后少不了要麻烦你的。”他自己没钱的时候肯定要麻烦他。“我们先走了。”
“慢走。”李成舟只是站在门口目送李宥两人,等他们上了车李成舟才回银行去。
“曹晓晓,到我办公室来。”李成舟黑着脸,对身后的曹晓晓说,完了自己先回办公室。
曹晓晓也是后脚跟进了李成舟的办公室,反锁门就和李成舟抱在了一起,撕扯着衣服,后面自然是一份**的场景,不过这些都不关李宥和于洁的事情,他们现在要去买电脑,话筒等等配套设备。
惠才路的电脑城,李宥停好车跟于洁上楼去配电脑,必须得配置适合录音的电脑,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性能,当然还是至少要保证当前的主流配置,不过声卡选了顶级的,华硕Xonar_D2_PCI7.1声道声卡,一个森海塞尔E865录音专用麦克风,一个铁三角ATM350乐器录音专用麦克风,加上电脑配置的很均衡很合理,这样于洁向网luo歌手的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回来的时候顺便买了一套电脑桌椅,当搬到三楼的时候,看到那个狭小的空间,李宥又皱眉了,再放下电脑桌椅的话就没有活动空间了。
“你再另外租一个房吧,这里地方太小了,说不定录音的效果不会太好,而且这附近有点吵,这墙体也不怎么隔音。”看了一下周围的环境,李宥实在不满,把东西放下了之后,李宥对于洁说:“我先回去那乐谱再买一把好一点的吉他,等下你熟悉歌曲我们试一下,如果不行就需要分开录制再合成了,或者先做成伴奏音乐再录制,这样效果可能好一点。”
“嗯,那你先去,我这就出去看房子。”录音说的也很在理,既然已经决定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就不要舍不得这点钱,爽快的答道。
“那我走了。”
“拜”
李宥下楼直接开车走了,一路狂飙,回到家里面拿到自己那本乐谱,然后又摔门而出,这时候正好是饭店,李正龄、高义兰和李琳都在家,看到李宥这样急匆匆的以为是有什么事呢,赶紧打电话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得知他要录音之后,也就不去担心了,他们都知道李宥对吉他很喜欢,弹得也不错。
李宥没有用家里那把练习琴,开车去琴行,但是他可不会选新琴,而是对准了老板的那把大民谣,他的那把吉他是Martin_D28木吉他,国内售价一万八这是他这个店的镇店之宝,对这把琴甚至Martin这品牌他还是比较了解的,当初垂涎兰涛这把吉他的时候就专门查阅过。
一个半世纪以来,Martin吉他公司一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乐器公司。
在传统的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下,Martin吉他反映的是家族六个世代吉他制作的精湛工艺。
马丁琴的型号,多是以罗马字或数字来表示。1850年生产的系列是用3,2-12,2,1这四种数字表示的。1854年,琴的尺寸开始统一。增添了0以及更低的5,4,3型号,1877年,才出现00型。型号设定的过程是从1856年的17,20,23开始,至打印琴身号的1898年出现的五种型号(17,18,21,15,40)。1890年,琴桥也改进成以红木和象牙为材料的长方形。进入20世纪后的1904年,试制成功可以说是完美设计的45型,1904年,正式向外界推出0-45,00-45。1920年,琴颈的材料由杉木改为红木,为了增加强度,还掺入适当乌木。34年,又试图加入T形铁(横截面为T形)。由于钢弦的拉力强,对琴桥进行了改进,在原来长方形的基础上,中部又作了加宽。并在此时,喷漆也最终定型下来。对000型重新设计,并于33年制成了14品的OM型。原000型的琴颈长度为632.5mm,而改造后的OM型为645.2mm。由于当时的生产数量很少,OM现已成为珍藏版。
值得一提的是,1916年的一项产品对今日的吉它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时,马丁为纽约的一家琴行生产系列吉它,听取琴行的亨利的建议,开始为歌手专门设计大琴体的吉它。因为琴体前所未有的大,所以以英国战舰命名,被简称为D型。后生产出了以云杉、红木为琴身,12品的111,222,333型。但实际上,1931年,公司才开始生产马丁牌的12品琴,当时的D-1和D-2型即后来的D-18和D-15的前身。D型几乎已成为吉它的代名词,琴身的形状也成为了木吉它的标准。在多姿多彩的历史发展过程中,Martin公司成功的适应了产品设计,推广及制造方法的改进与变革。尽管经历了许多变革,C.F.Martin从未改变对商品质量的最初承诺。
兰涛开的这家琴行就在他们家附近,高中有空的时候偶尔会来这里混一下,玩一下吉他,彼此切磋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