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仙魔三宗(1 / 2)

 千纵山,位于秦岭大山脉西部的一处边缘之地。

这里不光灵气充裕,更是峰峦迭起,最高的一处山峰足有千丈有余。

按说此峰当积雪终年不化,可实际上却云雾缭绕,鹤鸣猿啼,更有霞光隐现其中,无不宣示着一股满满的仙味。

有峰峦,自然就有深渊峡谷。

与山巅上的仙味相比,这些幽谷之地就显的要阴冷很多。

这种阴冷,已经能让人感到一股刺骨寒意,显然不是什么正常现象。

千纵山之所以会灵气充裕,是因为这里孕育着一条灵脉。

此灵脉虽说只是下品,却隐隐已接近中品,如能再细心培育个几千年,当能普升到中品灵脉。

到那时,只怕气象只怕会更上一层。

是以,这里也算是一处难得的修行福地。

福地归福地,只是这条灵脉性子属阴,并不是说占就能占的。

......

天地初开分阴阳,清上而浊下。

既有气清灵罡的阳脉,自然也会诞生出以浊气著称的阴脉。

世间气息纯正的阳脉多见,这与此类阳脉距离地表不深,脱不了干系。

这类阳脉不光很容易被发现,同时也十分适合炼化吸收。

同时也修仙界里的主流灵脉。

阴脉则不然,不光气浊暴虐,难以炼化,甚至连沾染都会遗患无穷。

这种阴属性灵脉,多藏与峡谷深渊之地,往往还会深入地底千丈万丈,一般很难被发现,更不用说被吐纳吸收。

像千纵山的这条阴脉,已经算是罕见。

它距离地表不足三百来丈,把整个千纵山,给都浸染成了一处极阴之地。

这种地方不光容易诞生各种阴魂鬼物,也盛产各种剧毒之物。

秦岭大山脉,纵万里,横跨濮阳、陵桓、泰昌,三郡之地。

如此广阔的地域,自然不可能只有区区一条阴脉,可真正入品的灵脉,也只有区区三条,剩下的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型支脉。

这一阴二阳,在这三条下品灵脉上,分别坐落着三大宗门。

五毒宗,青阳门,琳琅阁。

这三宗可说是这方圆万里的庞然大物,也是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

至于那些零散支脉,则多被家族、散修,以及杂七杂八的势力给彻底瓜分。

要说这三大宗门里实力最为雄厚的,当属五毒宗。

五毒宗是魔道宗门。

也只有魔道功法,才能炼化阴脉中无比暴虐的阴属性灵气。

在这世间,本无仙魔之分。

修行也不过是为了长生久视,逍遥世间。

只是在炼化灵脉之气时,因属性不同,功法特性也渐渐开始变得迥异,就连修士的性格与为世态度,也逐渐出现分歧,久而久之就有仙魔之分。

以阳脉为基础的修行之士,气息自然是仙气袅袅,法力纯正,心思清明。

有事无事也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会让人不禁心生崇拜,羡慕不已。

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他们修行的功法大多讲究循序渐进,有次有序,以纯正著称。

同时也以仙道自居。

不过仙道的修行法门,对资质要求很高,所以门槛自然也就很高。

魔道功法则讲究霸道,讲究不择手段。

他们既有循序渐进的修行法门,也有以捷径著称的血腥手法,可谓是为了自身修为,无所不用其极。

而这也正是魔道的宗旨。

为了能长生久视,能逍遥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