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章 授命于天,既寿永昌(1 / 2)

汉风1276 猫跳 0 字 2021-10-04

 不同于陈淑桢的淡然。雪瑶可是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鬼灵精,楚风只好把传国玉玺的故事和盘托出。</p>

原来当年徽宗得到传国玉玺不久猫注:关于传国玉玺最后一次现世的说法很多,明孝宗清乾隆时均有人呈献给皇帝,但这两次都没有得到官方认可,两位皇帝自己都认为是赝品;相较之下,宋徽宗那次是得到官方承认的最后一次,本书从此说,便有了金兵南侵的靖康之变。</p>

眼见是个国破家亡山河沦丧的局面,徽宗皇帝虽然昏庸无道,毕竟还是想把赵宋皇朝延续下去的,除了令康王赵构也即是后来的南宋高宗有机会就趁乱逃走重振旗鼓以外,城破前还令忠臣李若水以金匣封装传国玉玺,沉于金明池通往汴河的水道之中,以最大一颗柳树的位置为记。</p>

其后,兵荒马乱,宗泽等虽短暂恢复开封,不久金兵再次南侵,搜山检海捉赵构,高宗皇帝连性命都差点不保,哪儿有空去找寻国宝之后一百多年,开封为金人占据。捞取传国玉玺就更不可能了。</p>

传国玉玺藏于金明池水道底的秘密,从宋高宗赵构口中开始代代相传,只有南宋历代皇帝太后知晓这个秘密,并把让国之重宝重见天日,中兴华夏的重担一代代传下去。</p>

然而,西湖暖风消磨了斗志,故宋君臣从来就没能收复开封,军队距离开封最近的一次,还是朱仙镇上岳武穆就在开封城墙遥遥在望之际,十二道金牌让一切流血牺牲变得苍白无力,之后,就再也没有一支打着故宋旗号的军队,能够看到古都开封雄伟的城垣。</p>

代表着天命的传国玉玺,就一直沉没于水底淤泥之中,不见天日,一直静静的等待着它的主人</p>

楚风崖山大战,救了杨太后末帝赵昺等君臣文武性命,可随即又半强迫的收编了行朝舟师,并使小皇帝赵昺颁布退位诏书,杨太后虽然是个没有野心的妇道人家,未尝不存着点痴心妄想,就一直没有将传国玉玺的事情告诉楚风。</p>

直到楚风破获邓光荐等人密谋暗杀楚风杨太后赵昺,立跟随杨琏真珈做了小喇嘛的故宋恭帝赵显为帝,杨太后终于明白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惟有人们彻底忘记故宋,她和赵昺才有可能保得平安,于是感激之下。她将传国玉玺的秘密对楚风和盘托出。</p>

接下来汉元之间连番大战,汴河中也满满一河水,根本没有时间来排干水掘玉玺,楚风忙于戎马倥偬,毕竟战场上实打实的胜利才是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根本,他便将传国玉玺的事儿抛于脑后了。</p>

直到郭守敬筑坝阻断上游来水,又蓄满金明池准备放水冲刷淤积泥沙,楚风才有想起这事儿,登时着了急:玉玺沉于水道之底,还有位置可循,要是郭守敬放水这么一大冲,不知道会冲到哪儿去了,只怕这传国至宝就要永沉河底了</p>

啊雪瑶长舒了口气,轻轻拍着胸口,脸上还有几分失惊之色,然后就目不转睛的盯着民夫们掘满是淤泥的河道。</p>

楚风暗笑,女人都对这金啊玉的特别敏感。</p>

郭守敬整修水利,汴河中水已经排干,民夫们就在金明池连接汴河的水道底挖掘,三注香的时间过去了,靖康年间铸造的兵刃。锈迹斑斑的倒是挖出来不少,至于金匣玉玺嘛,连个影子都没见。</p>

围观的开封百姓已有窃窃私语,郭守敬抹了抹额头的汗珠。</p>

雪瑶也有些担心:楚风当着这么多人挖掘河道,要是没有挖出来,那可不止是丢脸的小事,河底有玉玺已经不少人知道了,要是这次挖不出来,人家不说你没有找对地方,不说你运气不好,而说大汉没有承天受命,所以天命至宝不得现身,那可就有好看了</p>

会不会被水冲到别处去了雪瑶终于忍不住问了句,她看见有些地方已经挖到河底下很深,淤泥挖完,露出河床土了。</p>

瑶鼻微皱秀眉微颦,雪瑶惴惴不安的小模样,逗得楚风一笑:黄金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一十九点三克,远远比水比泥沙都重,只要不是郭守敬这样故意炸坝放水冲刷,是绝无可能冲走的。</p>

郭守敬擦了把额头的细汗,定了定神,也道:所谓沧海桑田,一百多年了,河床土层必有变迁,那金匣极重,必定沉到土层中去了,咱们耐心等候,一定能挖出来。</p>

耐心等候雪瑶差点哧的一声笑出来了。郭老先生三注香的时间里,已经喝了四盏茶,擦了五次脑门上的汗珠,耐心这两个字,实在和他的表现相差太远。</p>

倒是楚风,不仅没有一直盯着工地,还谈笑风生,显然已是胸有成竹了。</p>

果然,只等了五分钟,就有一处民夫出欢呼,几位民夫抱着个四四方方的物事朝彩棚这边奔过来,那东西不过一尺长短高下,看民夫抱着费力的样子,份量自然很沉重,乌漆麻黑的淤泥被擦掉了几处,更是露出金灿灿的光华</p>

哈哈,传国玉玺楚风笑得像得到了新玩具的小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