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站(六)(1 / 2)

三国凌风 冥月夜 0 字 2021-07-12

 轲比能回到自己的帐篷里更是心情糟糕,这个布酷实在是太没有道义了,明知到敌人厉害竟然设计自己去送死,这样的盟友真不应该帮他。看了又看小说网

这个时候,突然有族中来向他汇报工作的长老到,虽然他的状态不是很好,还是勉强的接见。

等来人将轲比能族中的事情汇报完毕,突然对他说:“大人,布酷虽然以前是我们的盟友,但现在大势已去,您还何必为他得罪西凉的贵人呢?”

轲比能感到奇怪问道:“虽然羌族军接连吃了败仗,但西凉距这里数千里西凉军的粮草定然接济不上,再打下去应该会撤军,您又怎么会认为布酷要不行呢?”

那位长老一听,大感奇怪,问道:“大人难道还不知道吗?草原人已经占领了羌族的老巢,现在正要向西推进,布酷这里很快就会变成孤军,难道您没有得到这个消息吗?”

轲比能听了这话,简直不敢置信:“你说的都是真的?为什么布酷没有告诉过我们?”

说完这话,轲比能站起身来,那个长老见他一脸怒色就要往外走,忙拦住他问:“大人,您要做什么?”

“我要去问问布酷,这么重要的消息为什么不告诉我们,他将这个消息隐瞒起来想让我们帮他卖命,今天还害我受伤,这口气我一定要出。”

“大人不可啊。”那个长老干脆拉住轲比能的衣服,“大人如此去质问布酷,恐怕他会恼羞成怒而对大人不利啊。我看我们还是先悄悄的撤兵回去吧。”

“不行,这口气不出,我实在是不甘心。”

那个长老听轲比能这么说,四下看了一圈,然后对轲比能说:“既然大人对布酷不满,想报这个仇,我看我们不如干脆就投降了西凉来的大人,等他打败了布酷,还可以对我们高看一眼。”

轲比能以前倒是真的没有想过这种情况,经过这位长老的提醒,才注意到这个结果,现在他的心中已经对布酷失望,唯一能制约他投降**的其实是太史慈,白天受了太史慈那一箭让他的心中有点不爽,一想起西凉军就能想起太史慈,不过最后还是民族利益占了上风,毕竟他现在是鲜卑族的族长之一,必须要考虑到跟随自己的族人得我生命安全。

比较起来,现在的形式下,已经没有能比投靠西凉军获得更多利益的出路了,于是他一咬牙:“您说得极是,我军与西凉的仇恨都是因为布酷而起,既然他不仁就休怪我不义,这次只好先委屈他了。”

人就是这样,一旦对以前自己的做法有了一点怀疑,马上主导思想就会全部改变,现在既然对布酷的做法产生了怀疑,马上在心里上就向西凉靠拢,竟然连太史慈的一箭之仇恨都忘了,对那位长老说:“您说的也是,现在看来西凉比布酷要强上万倍,但奈何我已经与布酷拴在了一根线向,现在再和西凉接触他还会接纳我吗?”

“族长,不试一下又怎么知道,我看不如让我去试探一下西凉方面的看法,如果他可以放下我们之间的恩怨,不如就干脆投降他,为鲜卑人博一个出路。”

轲比能虽然还有顾虑,不过既然有人愿意为自己探路,又不用自己去冒什么险,又有何不可,干脆同意了他的看法,让他作为使者去与西凉军接触。

当魏延听说又有鲜卑人的使者来求见的时候,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这几天自己到底碰上了什么,布酷的使者刚刚来过,现在又来了鲜卑使者,真不知道他们想当初都在做什么,不过他对鲜卑人的印象也比布酷要好,既然连布酷的使者都接见了,也不在乎在见一个蛮人的使者,因此还是命令在中军帐接见。

对于轲比能的使者,程玉倒是比巴图来的时候客气了很多,起码没有让他报门而入,不过阵仗还是不能少的。

这个鲜卑的长老还是有一点倍西凉军的气势所震慑,不过他的表现也比巴图要强上很多,起码他还能说出魏延心中一个使者应该说出的不卑不亢的话语来:“魏将军,以兵刃迎人似乎并非待客之道吧?”

虽然这话说的有点硬,但毕竟有了一个使节应该有的气概,程玉对此还是非常满意的,于是对此人的态度也略微好上了一点,微微一笑说:“鲜卑人助纣为虐,帮助布酷抵抗我西凉的天兵,无论如何却也算不上客人吧?”

这位长老也算老成持重,马上对魏延的话作出反映:“我家轲比能大人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错处,这才派我来向大人请罪,希望大人能够不记前嫌,原谅我们鲜卑人的过失,我们愿协助大人对付布酷,以补偿我们做过的错事。”

魏延一听来人如此说,喜出望外,鲜卑人和布酷的状态自然不同,在他心目中,因为羌族是侵略者,所以才不可原谅,而鲜卑从来就是化外的民族,如果可以归降的话,就纯粹是赚到了。

于是魏延脸上的表情更柔和了,问来人说:“既然轲比能大人有悔过之心,实在是一见好事情,不过不知道鲜卑人会怎么样帮助我对付魏延?”

“一切尽听大人吩咐。”

魏延又看了看大家的反映,全都没有什么意见,对使者说:“如果轲比能大人可以弃暗投明的话,我自然是欢迎至极,不过还希望他不要急于求功,如果能亲自与我见上一面就好了。”

这件事情却是一个使者做不了主的事情,只能对魏延说:“既然大人如此说,我一定会向我家大人转告,请他来亲自向大人请罪。”

现在的轲比能已经铁了心要和布酷决裂,料想魏延既然已经答应了自己的请降,就不会再对自己有什么不利,干脆乘着其他人不注意,真的跑到西凉军营去见魏延。

一听说又来了这样一位重量级的“使者”,魏延可就不敢怠慢了,亲自迎接到了营外。

虽然这些游牧民族在礼节上的要求没有中原那么繁琐,不过他与布酷作为盟友的时候也没有受到如此的重视,最近更是连大营都不让进了,谁优谁劣自然一目了然。

有了这样的感觉,又见魏延对自己热情恭谨,让轲比能感动的一塌糊涂,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归降魏延要远比跟布酷走下去强,对魏延也是必恭必敬。两人人客气了一番,正事还是要说的,当然不能就这样呆在营外,于是魏延将轲比能请进自己的军营中,轲比能已经完全消除了对魏延的戒心,现在能得到邀请,自己还引以为荣呢,两人边走边客气,这才到了中军帐。

两人分宾主坐下以后,轲比能已经迫不及待,对魏延说:“将军大人,我们鲜卑人帮布酷这个逆贼抵抗大人带领的天兵实在是罪大恶极,如今只希望大人能给我们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如果有什么吩咐的话,鲜卑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虽然有点场面话的感觉,但魏延还是能在里面听出真心的意味,又是对轲比能能够转变想法,靠拢西凉的行为表示了嘉奖与肯定,然后在会谈中魏延与轲比能商讨了对付布酷的可行性方案——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商讨或者是安排的,既然有了轲比能的部族愿意作为自己的内应,无论用什么办法打败布酷都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不过魏延与轲比能却是谈到了一些战局以外的重要事情,鲜卑人本来与草原人就是邻居,对于草原人获得西凉的批准能够进入西凉定居的事情一直垂涎三尺,不过奈何他们所生活的范围并不与西凉的控制的地区接壤,想见张凌风都没有什么门路,如今既然有了机会,起码也要讨上一点利益。

不过轲比能不敢将价码开的太大,毕竟现在是投降,何况魏延对他又那么客气,他也不想因为这件事情和魏延之间再有什么不愉快。于是他婉转的向魏延表示希望在打败了布酷以后可以让他们鲜卑人在这片草原上牧马。

魏延的回答却是让他大跌眼镜:“这有何难,如果轲比能大人喜欢的话,就是到西凉牧马也没有关系。相信我家主公在这的话,也一定会这么大营的。”

魏延不过是一时顺口就将心中的想法说,再一抬头却看见轲比能一脸惊愕的望着自己,以激动的声音问道:“大人,您说的不是真的吧?”

魏延这才想起这些少数民族对中原的渴望,脸上正色说:“大丈夫岂能言而无信,只要你们鲜卑人可以信守承诺,永远不生异心,就可以像草原人一样自由的在中原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