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动员南下(2 / 2)

“大人,多带点人。”李国藩说:“咱们在临清的军力很丰富,城市卫队现在也有一千五百,这些人都不在咱们军队的编制,带五百人去少了点。”

“对,多带点人。”王树正说:“干脆让我带人去就行,临清诸多的事情要大人决断,大人没必要亲临战阵,我去一定把弟兄们都活着带回来就是。”

一众的军官也是各个请战,咋呼着要去南边作战。

看着手下们的士气不错,张元彪笑着说:“此去南方作战,须知人数越少越好,可不能暴露了我军的战力,否则将来对阵建奴,他们若是有了准备,我军一定吃大亏。而且,这一路上跨州过府,还要在各个县城讨饭吃,人多了肯定吃不上饭,若是大手大脚花钱买粮,周遭的友军还不眼红?所以这次去,少带点人是个好事。”

比起临清军较为优势的补给,明军的跨境运动就像是叫花子过街,走到哪里都不受待见,现在又不是打国战或者北上勤王,自然是要按着一般明军的步子走路,太显眼了反而会被人记恨。

定下了调子,下边就好说了,选派的两个百人队的游骑兵都是王树正最为珍视的“模范队”,老兄弟多还技术好,是临清军扩军的军官苗子,一直被单独编练,类似于教导队,为全军的精锐。而城市卫队更是慌得不行,主将姜开泰执意亲自带人出征,留下两个副将在家呆着,自然也是被劝,而姜开泰说:“我老了,以后哪还有多少机会出战,现在机会难得,我自然要出去试试戚家军的战法,好回来给大家示范。诸位不要再说了,凤阳我是一定要去的。”

一众的军官看着张元彪点头应允,也不再劝,各个彩虹屁开始祝福姜开泰,一时间什么“当代黄总”的美名不绝于耳,至于为啥没人说廉颇,估计是这些人没看过书,也就是听评书时知道了黄忠。

人员订好后,就开始定路线,这个月份漕运较为关键,张元彪有意走陆路向南,就开始计划如何渡过黄河的事,这个时代的黄河是在淮河流域入海,天险黄河自然是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上了船喂了鱼就真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一路上的粮草补给,临清军选派的人员也得按着此时明军的步骤在各个县城外排队吃饭,一天一顿,来的早了饿着,来的晚了等第二天,武将的品级再高,也得对着七品的县令卑躬屈膝,这也是文官监视军队的一个特权,是大明文贵武贱的直接表现。在这个事上,临清军若是表现的吃喝都不用各地官府管,这么强的战斗力是要反了?到时候还是少不了一堆的弹劾。

再一个就是军队的着装,虽然各个卫所的军户们都穿的烂,缺少盔甲,穿啥不是很重要,但是制式都还是明军的,关键要破破烂烂才行,穿的一身红色大衣,带着三角帽出去,不是破破烂烂的样子,这么精锐的军队居然不是叫花子打扮,还不被人告发要反?

这些破事简直是在束缚手脚,但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让黄岭去找临清商会,找个中间人他们负责去和沿途的县府接洽粮草的事,该送钱送钱,保证军队一路上的吃喝。而军装则是从城市卫队调集,大家都穿明军的号衣棉甲,尽可能破破烂烂一些,省的被人惦记。

会议的最后,张元彪激动地说:“今天迈出的一小步,就是咱们临清军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