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伐木累(1 / 2)

 每隔五里设置一个小营盘,要有栅栏和壕沟,栅栏上要有望楼和挡板,内中要设置一个牲口棚和一个木屋仓库,还要有足够的空地搭设帐篷给五十人的驻军提供休息的场地。这样的小营盘是为了保护道路的畅通,维持五里内的安全,也可以作为补给点为五百人的大军提供三天的粮草,只是天寒地冻不便于打井,只能尽量在道路旁便于取水的地方修建。

每隔十里都要设置一个大营盘,这样的营盘主要是为了驻军与屯粮,守备的队伍为一个百人队,要求留出足够的空地给五百人的队伍提供住宿,外边的栅栏与壕沟更为宏大,囤积粮草的仓库也更加的庞大,只能依托于小河建造,否则这么多的人吃喝都是问题,更别提什么坚守。

看着这么大的建筑工程,张元彪也不禁有点后悔了,这么修到登莱大道上去,鬼知道需要多少的人力物力,要不是罗山寨储备了较为充足的粮草,自己真的就要考虑怎么跑路了。

对于修建这么多的营寨和道路,军头们也是摸不着头脑,但是为了自己的军士安全,还是都接受了这样的计划,毕竟在这样的地形之中打仗,被少量敌人人绕着山路突袭的概率还是有很大,只要能进退有据,多少敌人也不怕。到那时候补给线就不会被切断,在官道附近就能更加持久的撑下去。

好在俘虏够多,不用驱赶临清军自己去修建,只要选好了位置,李国藩就会驱赶着辎重队与战俘们伐木刨坑去搭建营寨,虽然出发的第一天连路都没修好,但是罗山寨附近的山民都被近期的大战所惊扰,又到了站队的时刻。罗山寨作为一个近期崛起的山寨,在当地名头不怎么响,但是人多刀多不惹事,几个小的山寨也在近期被各种理由剿灭收编,在本地的威信还是很大的。

通过罗山寨放出去的招工讯息,犹豫的山中村民们自然是被张元彪用银弹攻势拿下,纷纷聚集而来当民工,加入到了修路致富的道路中来。

山里的百姓太苦了,他们没有足够的平整土地去种粮食,只能在山脊上设立稀稀拉拉的梯田种点口粮,其余的时间就是在山里采集草药和狩猎获取食物,积攒一些毛皮给游商换取盐巴和布匹,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天的饱饭。所以这里的人有当土匪的习惯,活不下去了就组团干上几票再回来当良民,所以罗山寨放出风要给钱雇人还管饭,这些业余土匪就成了良民,带着家伙就来了。

山区官府统治薄弱,官差也不会没事来山上征税,搞不好自己就被人家绑票了,所以淳朴的村民刚开始来看看风向掂量掂量这个人傻钱多的家伙能否干一票,几日相处后发现张元彪有钱还有军队,又隐隐约约听到这些人鞑子都打得过,还有那威名远扬的戚家军,才把刀子什么的都藏好了,认认真真当起了良民。

这条小路活生活被扩张成了大路,张元彪来回巡视的时候,为了防止近距离有敌人在道路两侧的灌木中隐蔽,张元彪下令把道路两侧一百米内的小树与灌木统统都给砍了拉走给大小营盘当建筑材料,这样丝毫不重视水土保持的做法也没有谁反对,而且还被贯彻的很好,足足被砍了一百五十米,最后的结果是大的木头被拉去修建营盘,小的木头则是在傍晚被山民都弄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