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庞家有约(1 / 2)

 孟良回到下邳的时候,朝廷的委任书也到了,现在他是徐州名正言顺的州牧了,不过,朝廷下达的粮草、军马、器械上交计划也比以往年度增加了两成。

一般资历浅的新官上任,朝廷都是这样做的,这也是不成文的规矩。

糜竺找到孟良说:“你第一年上任,还是得按照朝廷开出的计划完成吧,不然,大将军何进那里也无法交代。这次朝廷这么快批复下来,他可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孟良暗道,灵帝、何进已经没几个月好活了,现在进贡岂不是毫无意义?但又不好明说,只得告诉糜竺:“我近日看帝星已摇摇欲坠,灵帝命不久矣。何进和十常侍的争斗势必两败俱伤,且拖一段时间再说。这样吧,我让臧霸来一趟下邳,让他布置一下,泰山群寇的收编工作正在进行,那里粮草、器械都很紧缺。我们预先将上贡的线路时间告诉他们,让他们半路劫持,这样对朝廷也好交代。”

糜竺点点头,说道:“这也是个应对的办法,你对朝廷大势的判断不会有误吧?”

“没事,这样做也有回旋余地,待粮草被劫后,我们即刻派兵剿匪,同时奏报朝廷,这就为我们争取了时间。”

“那行,我这就去准备。”

“等等,大哥,等你稍微空闲一点,我们聊聊。现在,官吏、军队的俸禄都是用粮食支付的,这样有很多不便。我在想,这些年我们手头已经积累了不少的黄金白银,可不可以用刺史府的名义开设一个银号,在各郡设立分号,以后俸禄直接发银票,凭银票让大家到市场自由购买,这样可省却不少的事。”

糜竺斟酌着说:“我们糜家的商号、弓箭场、牧场、驿站之间的结算倒用过这办法,平时都是盖有我大印的文书在各地流转,等同于金银实物,这样做的好处,平时可以不携带财物在路上行走,很安全。只不过,现在以刺史府的名义发行银票,市场上认不认?这里面有个信誉问题。”

“银票的发行要与金银粮食这些实物对应,只要能保证兑换及时,这信誉是慢慢的做起来的。开设银号的好处你都说了,结算方便,安全,以后再发展借贷业务。大家有余钱可以存入银号,银号支付一定的利息。同样,在缺少资金的时候,可以用实物担保在银号贷款,这样,银票这种货币就流通起来了。这事开始有些难,可以考虑先在官吏发放俸禄时使用,在慢慢推广出去。你先考虑一下,先拿个具体的方案出来让大家讨论。”

糜竺到底是经商的出身,马上反应过来:“这一借一贷,银号就有利润了。还有,利用各地实物的差价,确定不同的兑换比例,这银号也有利润在里面。”

“完全正确,银号还有个更大的好处,可以让官府把民间的资金都利用起来,投入到需要用钱的产业上去。你再试想一下,如果这银号发展起来,十三州都开设有分号,全国的金银都掌握在银号手里,那等于是我们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糜竺愕然,脸上显现出钦佩的目光,说道:“你这些道理都是从哪学来的,这都是些闻所未闻的想法。”

孟良笑道:“我就是喜欢瞎琢磨,异想天开罢了。”

严格意义上的纸币出现应该在清朝,叫大清银票。有人说宋代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但是,交子相对于大清银票无论在影响力、作用上都无法比拟。

正在这时,管家报告,门外有人求见。孟良回到下邳之后,各大商号、豪族子弟、儒生名流每日上门求见的络绎不绝,他也不十分在意。随嘴问了一句,来者何人?

管家答道:“拜帖上说是下邳济世药材铺的掌柜,姓田,名举,字文台。”

孟良一听,站起来说:“快快有请,请他到书房坐。”回头对糜竺解释道,“当年在留县避难,这田文台于我有庇护之恩,慢待不得。”

糜竺听的此话,先行告退,走了几步,回头又说道:“万三儿来下邳,在找房子开酒店,我把城东的一家店铺腾出来给她了,又让她住进了你的宅院。你们还没碰面吧?别整天呆着刺史府,有时间回去看看。”

“哎,大哥,她是闲极无聊,你别管了,让她折腾去。”话虽这么说,孟良的心里还是很感动,这糜竺真跟史书上说的一样,有长者之风。

孟良将田举迎到书房,一面亲自为他泡茶,一边玩笑道:“呵呵,田掌柜,开起药铺来了,你懂这个吗?”

田举也笑道:“祖上传了几剂膏药,对红伤疗效显著,对药材我可就不通了,正跟着师傅从头学起呢。说起我这坐堂郎中,可也是鼎鼎大名,他是医圣张机的首席大弟子,出师行医五六年了。”

“张机?是不是写了《伤寒病杂论》的张仲景?”

“是他。现下首屈一指,与华佗不分伯仲的大医师。说起这姓吴的大弟子,与我相识也是巧合。此人在山上采药不小心失足摔下来,昏迷不醒。我从洛阳回来,路过南阳,就带人将他抬到城里救治了一番,从此成为了朋友。此番在下邳需要个落脚点安顿,便将他请来开了这间药铺。”田举品了一口茶,连连赞许:“好茶,好茶。”

“这茶叶是我叫人去炒制的,以往都是蒸煮的,一点不香。这种做法很简单,将茶叶漂洗晾干,然后用炭火铁锅不停的翻炒,待茶叶卷曲起来就成了,味道可是大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