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衣食足知荣辱(2 / 2)

那老兵答道:“我是留县人,出来当兵十几年了,我今年四十五岁了,当兵也当累了。家里老婆孩子一大家人,我该回去照顾照顾家庭了。”

孟良点头:“哦,那是应该的,你原来是郡国兵里的吗?”

“是,在郡国兵里干百人队的队长。”

“你识字吗?”

“算是识字吧,能看懂简单的公文。”

“这样吧,留县长任峻那里也需要人手,我写个纸条你带去,让他看看有没有适合你做的事情,好不好?”

“刺史大人,那太谢谢你了。实话说,本来我还想在军队里混下去的,这不,任县长在我们留县搞土地改革,开了很多新田,招募了一大批流民开民屯。我家原来只有十几亩田,现在有六十多亩地了。家里也忙不过来,再说,我年龄也大了,这就想回去务农了。”

“哦,原来如此。”

这老兵的话让孟良陷入了沉思,将土地分给农户固然可以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但是,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家里有田的士兵们人心不稳,都想着回家务农,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舒适日子,如果,这种现象普及下去,谁还会自愿来当兵呢?

“哎,老兵,还没问你贵姓,家在留县什么地方?”

“我姓徐,家就在城东十里的徐家铺子。”

“好,以后我去留县,我会抽时间去看看你。这是你的盘缠,拿着吧。”

那徐姓老兵鞠了一躬,拿起盘缠离开了。

第二个上前的是个年轻人,姓罗,是糜家的私兵。

孟良问道:“你也来领取遣散费?”

小罗点点头,说:“我想了想,我还是回糜家去。”

孟良好奇地问:“为什么呢,当兵一年之后可以除奴籍的,你知道吗?”

“当兵太辛苦,打仗又很危险。再说,糜家对我们不错,有吃有穿的,这奴籍就奴籍,总比吃不上饭,或者丢了性命强。”

孟良一下哑然,没想到还真有这样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自由并不看重,他们的人生目标很卑微,只想活着,活着就是为了吃饭。

他联想到后世关于人权之争,西方人强调人权首先是从自由入手,最著名的那句话就是“不自由,毋宁死。”这是美丽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时候,弗吉尼亚州议员帕特里克•亨利演讲辞的最后一句,这句话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了自由而战。

而东方人讲人权首先是从生存权开始的,当老百姓还在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的时候,你给他自由又有什么用呢,只有当人们的生存权得到保证的时候,才有可能有更高层次的人权追求——自由民主。

东西方的人权观念都没错,重要的是要结合不同的社会情况、不同的群体。

王莽的新政为什么遭到农民们的反对?他本意就是为了消灭奴婢私有制度,为了给他们人身自由,可失地的农民们并不领情,因为王莽新政断绝了他们的最后一条活路——mai身为奴,所以,绿林赤眉大起义开始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看来老祖宗管仲这话真是源自民间的真理啊。

孟良问道:“现在你是在糜家为奴,糜家人善良,对你不错。以后假如糜家将你货卖,换个主人,你有可能因为犯错而被打死但官府不予追究,也可能一日三餐不继,这个前景你想到过没有。”

那小罗满不在乎的说:“糜家干嘛要卖我,我又没犯错?真正换了主人被打死饿死,那是我命里注定,命该如此啊。”

孟良这回才算是真正无语了,这种人不会是个体,在现今的社会很有代表性,最根本的还是得从教育入手,从思想上改变他们的观念。但要让他们知礼节、知荣辱,这条路还很漫长,首先得解决仓廪实、衣食足的问题。

孟良无力的挥挥手,让这小罗心甘情愿的当奴隶去了。

一连登记了十几个,这情况大同小异:年龄大了,家庭问题,无所追求,但求一饭,这都是典型的代表。

孟良想,要求遣散的和要求去开民屯的抱有这样的想法,那愿意当兵的又是如何打算的呢?——

暂停更新了半个月,各项指标已经大大落后,请喜欢的朋友支持灵山,随手点击推荐、出版、收藏,并多多在评论区留言,让灵山知道不是一个人在战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