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军制改革(1 / 2)

 孟良这一觉睡得天昏地暗,要不是肚子饿得难受估计自己会一直睡下去。

醒来时,看看周围有些发愣,记得自己是靠在城墙垛口下睡去的,现在居然在自己家里。撑起身体,准备下床找点吃的,手臂一用力,便感到疼痛难忍,才想起自己身上好几处伤口。战斗时,全然没感觉,人一歇息下来便有了痛感。

听到房里的动静,万三儿跑了进来。一见他准备下床,便大呼小叫起来:“赶紧躺下,赶紧躺下。怎么就伤成这样呢?”说着,眼泪便下来了。

“三儿,等下再抹眼泪,先弄点什么吃的来,什么都行,我饿坏了。”

“哦,你看我真糊涂了,都给你准备好了。你等着。”三儿忙擦去眼泪,歉意的说。掉头将炕桌放在**,一溜小跑出去端来一个食盘。食盘上有一碗大米粥,两块两面焦黄的千层饼,还有两碟小咸菜。

孟良一边将千层饼塞进嘴里,又喝了一大口粥,含混不清的说:“太少了,这点东西吃不饱的。”

三儿答道:“别急,吃慢点,我给你炖了鸡汤,刚刚盛起,太烫了。”

“鸡汤一会在喝,先把鸡腿拿来垫肚子。”

“哎,好。”三儿转身将鸡腿送进来的时候,炕桌上连那两碟咸菜都没了。孟良接过鸡腿三口两口吃干净,才满足的长叹了一声:“总算肚子里有点着落了。”

孟良又喝了两碗鸡汤,三儿在一边问:“咋样,味道咋样?”

孟良点点头:“真香啊。”

“我是说千层饼,还有咸菜?”

孟良狐疑得问:“我刚才吃的是千层饼?”

三儿嘟着嘴:“人家让你尝尝我的手艺,我才学的,你连吃的什么都不知道啊?”

孟良抱歉的笑了笑:“我是饿极了,你刚才说饼是你自己做的?”

“嗯,这段时间闲的无聊,就在琢磨月英妹子烧的菜,凭着印象做的。”

“哦,对了,这段时间你一直住在竹屋啊?”

“嗯,你去了下邳之后,我就回那里去了。在院子里开了几块菜地,养了一群鸡鸭,还让人在河边挖了一块塘,养了鱼,种了荷叶。你哪天去看看,现在可大不一样了。”

孟良一时默然,这三儿虽说坚持不要名分,但看着他去下邳成亲,心里一定不是个滋味,不然像她性格如此活泼的人,怎么会过起这种隐居的生活呢?

这样想着,心里很是歉意,柔声的说:“三儿,那种日子不是你现在过的,等我安定下来了,你还是搬来我们一起住吧。”

三儿不接他的话,说道:“哎,你等等,我拿样东西你看。”转身从她随身的包里拿出一摞装订的整整齐齐的黄表纸,递给他。

她的那个包是黄月英来了以后送她的,用彩娟缝制的包身,用藤条环成的圆环做把手,后来,凤翔城风靡一时,姑娘、媳妇们都已拎着这种包为时尚。

孟良接过那摞纸,只见封面上用毛笔公公正正的写着“千字文”三个字。孟良一惊,这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根据王羲之的碑文拓印,由周兴嗣从其中挑选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编撰的,千百年来,一直和三字经、百家姓作为儿童的启蒙教材,这黄月英难道把这个也弄出来了?哼,我只是剽窃古人的工艺,好你个黄月英,连文化遗产你都剽窃啊,这太委屈原创者了,特别是这位周兴嗣,为了编这篇文,头发都白了。过分啊,过分啊。

打开一看,原来根本不是一回事,这千字文就是一千个常用的字,从壹贰叁肆伍开始的,其后便是孟良、万三儿的名字。这字一看就是初学者写的,当下,故作惊奇的问:“三儿,你在学认字啊,这是请那位老师帮你写的,这字写的真好。”

三儿涨红了脸,紧张的问道:“这字写的好吗?”

“当然,整整齐齐的,比我写得好多了呢。哎,这上面的字你认识几个啊?”

三儿骄傲的答道:“这上面的字我全都认识,这字也都是我写的。”

“不会吧,这都是你写的,而且都认识?”孟良一脸的不相信。

三儿急了:“来,来,你随便找个字看看我认识不?”说完,一屁股坐到孟良的身边。

孟良随手翻开一页,指点着:“这个?”

“殷。我还认识商、夏。”

“这个?”

“孟啊,你就姓这个。这个是良。两个合起来叫孟良。”

“啪”的一巴掌,万三儿打在孟良不老实的手上,“别闹,你再考我。”

“好,这三个字念什么?”

“凤翔城啊,这几个字到处都是,这还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