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孔明是这样****的(2 / 2)

孟良苦笑道:“还并娶,人都不知道在哪儿。”

诸葛孔明安慰了一番,又说:“糜先生也知道三儿出走的事,怕没人照顾你生活,派了糜小姐两个丫鬟过来。此外,又赠你300弓箭手,算是小姐的定礼。你这边得好好商量一下,安排人下聘礼吧。糜先生还让我转告你,张角黄巾贼起,八州皆乱,徐州地界亦有小股流窜,贼事浩大,一切从简,早日迎娶为宜。”

孟良点头称是。

孔明欲言又止,孟良奇怪,说:“诸葛兄有话不妨直说,这不似你性格啊”

诸葛孔明说:“我在奇怪,这黄巾造反之事你为何听之无动于衷,这动乱一起,凤翔城的生意自是大受影响,我感觉你事先已知消息,再看你事前种种布局,力排众议建城池、练精兵、收缩瓷厂规模,莫非你真能未卜先知?”

孟良心惊,一直盘算应对黄巾之事,加之三儿出走,心神不定,一时竟被心思慎密的孔明看出了破绽。思索了一会:“我心中有事未决,待晚上万顺楼邀集众人做一决断。孔明先生对此黄巾造反如何看待?”

孔明道:“适逢蝗灾,遍地饥民,张角之流借势而起,欲争天下,终不成气候。”

孟良点头:“黄巾动辄从者万计,非蝗虫故,乃***反。”

孔明喃喃自语:“非蝗虫故,***反”

“对,***反。十常侍、外戚把握朝政,卖官鬻爵,天下官场****敛财已成常态,各大豪族强占土地,农民流离失所,朝不保夕。流民为患其一,豪族拥兵自立为患二,鲜卑、匈奴外族患三,有如此之患,天下岂能不乱?”

孔明眼睛一亮:“既知病理,当对症下药。开荒地以安流民,明法典以镇豪族,募精兵强将以清边患。”

孟良摇摇头:“此病已入奏里,此方对症却不可行。听我一一道来,流民因何而起,无土地无法生存,而土地为谁所有,豪族霸占,官员****与豪强勾结。即使官府支持流民开荒,此土地终为豪强所占,流民如何得安?豪强势大,各大家族在朝廷上下均有子弟为官,况外戚亦为大族。你能指望他们制定政策限制削弱自己?豪族势大,内政不清,财政入不敷出,何来粮草募集精兵强将?”

孔明缓缓点头:“以孟兄看,此病该如何治之?”

孟良见诸葛渐渐信服,下定决心赌一把:“十常侍、外戚干政乱政,罪不在他们,在于皇权至高无上,无所制约。”

孔明当即色变。

孟良迟疑了会,缓和了用语,继续说:“我们假设皇权、治权分离,皇权象征荣誉,无实际治权,则天下人不会觊觎皇位;而治权由官员分而治之,管军事的不得干预政治,管行政的不得干预经济,独立监督部门,以督察百官,可风闻奏事。然后由军事、行政、经济、监察组成内阁对皇权总负责,而平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则天下不为一人独享。

这是改良版的明朝三省六部制,孟良一直认为这是最适合东方政体的制度。

孔明从最初的震惊中沉静下来,双手食指钩在一起,提出疑问:“如是,这官员从何控制,他只要和皇权挂上钩,即可一生无虞。”

“官员任免靠两个渠道控制,一是皇权,但无端任免,监察官员可以驳回;二是公推制,此法公推出的官员即使皇权也不能改变,只能靠其本身罢免。”

“削皇权,分治权,强监督”孔明思维敏捷,很快抓到了问题的核心。

孟良拍拍沉思中的孔明:“这是我师傅**真人一生思考的思想所得,说出来未免惊世骇俗,此法只在慢慢为而不可说,切记切记。晚上召集众人相聚,让大家决断我们的前途,这凤翔城是大家的,他的命运也该由大家决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