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需求决定市场(1 / 2)

 这个时代是个重农抑商的年代。士农工商是当时的社会阶层排列,商人地位最低。很多人宁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不愿外出奔波,这是中国农民固有的乡土观念。历来社会动乱,被屠杀最多的就是农民,一则他们人数庞大,天生的从众心理,常常是一人呼百人应。二则本性善良,他们始终对人对事抱着良好的愿望。土地是他们最大的财富,除此之外,基本上没什么财产,这点让他们并不十分惧怕匪患兵乱,因为,家庭里没什么好抢的。

甚至,逢到灾害之年,走投无路,他们还会加入到这个动乱之中。

要说动员万老汉家加入经商的行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他目前的状况也不适宜游说。只有慢慢的动之以利,首先让万老汉家先富裕起来,让他们从给自己帮忙中先得到好处,慢慢的来影响其他人。

邓大人不是说了吗,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领大家致富。

想请了这些关节,孟良决定以后每十天往万家庄送一趟瓷器,然后请万家再送到武原县城吕掌柜处。以后找到合适的地点,干脆自己把货送到附近,让万家老二定时来拿,这样可节约不少时间。

回到山谷,先做了一批瓷器,趁它们晾干的时候。选取了一块能照射到阳光的竹林坡地,清了几百平方的空地,为自己搭个小窝。

选取手臂粗细的竹子,截头去尾,按照设计好的房间大小,密密的一排排埋入地下,再用破开的竹条横穿其中,用混入碎草的粘土内外糊实,再用竹枝火把熏烤,这样四壁墙面便成了。顶上先做平顶,平顶之上再用几个人字形做成缓坡,上面覆以厚厚的茅草,地面也是用毛竹片架空。

毕竟这是个孩童的身体,干些力气活很是费劲,又不好让万二叔他们来帮忙,只得做做歇歇,这样忙好,前后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

幸好,每隔几天,就要往万家庄送趟货,有时还会在万大爷家住上一两天,没事跟万三儿犟犟嘴倒也其乐无穷。

这天,孟良想起来自己的路引到期了,便去村子里找亭长万虎办路引。路过村边的水塘,见万三儿几个女人在河里洗衣服。他们将树上摘下的皂角撕碎放在衣服里揉,然后,在河里漂清,最后再用棒槌使劲的捶打,靠抡动棒槌的力量来清洁衣服。

孟良想,这时候的衣服都是麻布的,用这种方法清洁衣服至少减少了衣服一半的使用寿命,为什么不制作肥皂呢?记得看过一种简易的制作办法,材料很好找,也许,这还能开辟瓷器制作以外的商机呢。

想到这儿,也不去找万虎开路引了,让万二叔这就去县城将市场的猪油、牛油,反正是油类,菜籽油、蓖麻油都可以,买个一二十斤回来。自己用麻袋装了几袋细细的草木灰,又让万奶奶烧了一大锅开水冷着。

自己则在院子里架了口大锅,等万二叔回来,便将油脂倒进锅里熬开,微微冷却后,把草木灰倒了进去,然后用一根竹棍使劲的在锅里搅动,等锅里的溶液都匀净了,把化好的食盐水慢慢的到了进去,再次搅动匀净。

万三儿跟前跟后的问他干嘛,孟良故作神秘的说:“等会变个戏法给你看看。”万家一家人都疑惑不已,万奶奶开始见他往油里掺杂草木灰的时候还骂他糟蹋东西,孟良也不解释,只是向万奶奶做个鬼脸。

等到锅里的溶液慢慢冷却了,孟良将表面的一层舀起,倒进一个小木盒里,做成长条型,再倒出来放到一边晾干。

第一锅出来,这溶液太软了点,孟良随手在地上计算了一下,调整了材料的比例,待到最后一锅,基本上跟后世洗衣皂差不多了。

正好万大叔的儿子万柱子放羊回来,身上、衣服都糊了不少污渍,孟良一把拖住他,说:“三姐,去打盆水来,看我变戏法。”用肥皂将柱子从头到脚洗了个遍,一搓一身的肥皂泡,再用清水一冲,干干静静的。这才笑着说:“知道这是干什么用得了吧,这叫胰子,也叫肥皂,用来洗衣服比你们那皂角有用得多吧?”

那万三儿哭笑不得,说:“这个倒是方便了,可这个胰子要本钱啊,那皂角是没你这个洗的干净,可那个树上结的,一文钱不要啊。现在谁还有闲钱买你这东西。正是瞎浪费几十斤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