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旗拱手:“少爷不必惊慌,这是前面关口的官兵,见想要出关去直隶京师的难民太多,开始驱赶他们了。”</p>
翠艳皱眉,问了一个在赵兴看来,就是一个白痴的问题:“直隶和京师毕竟还算富庶,为什么不放这些难民一条生路?”</p>
这个小旗看了眼赵兴,然后恭敬的回答:“少奶奶不知,山陕大旱天灾,虽然人所共知,但做为山西地方狗官,却要将这事情盖着,怎么能让他们进入直隶京畿惊动天子呢?”言语中,这个小旗对山西的官员也是愤恨,这也是继承了锦衣卫和官员死对头的本性。</p>
这时候,一声捶打桌子的声音在店里响起:“这群狗官,他们西堵陕西逃难的流民,东截东去百姓,就为了他们所谓的政绩乌纱,就要将这几十上百万的百姓,活活的困死在这里啊,这帮贼狗官,该杀,该杀。”</p>
赵兴回头看去,却是一个高大的汉子,坐在一个乌漆麻黑的桌子边,捶桌咒骂。而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个铁塔一般的汉子,豹眼圆睁怒火喷射。而一个略显单薄的年轻人正在劝说着诅咒的汉子:“叔叔慎言啊,以防官府暗探锦衣卫听了去,召来无谓的麻烦。”</p>
结果那个豹眼汉子瞄了一眼这面食店里,唯一穿戴体面的赵兴一伙:“听了去又怎滴,老子辛辛苦苦从陕西一路过来,就是想去直隶讨个活路,结果却被堵在了这里不死不活,命都快没了,还怕个鸟事。”</p>
赵兴看到这群人已经关注了自己,本不想多事,但外面混乱还没有平息,一时半会也出不去,为了减少这群人的敌意,赵兴示意翠艳带着秀芬到另一张桌子上坐了,自己施施然走到这群人的面前,拱手谦和的笑道:“在下赵兴,直隶商人,路过此地,也是被阻拦于此,不想打扰了几位兄台的谈论,对不住了。”</p>
结果三人上下打量了下赵兴,为首的那个站起来拱手:“在下李宏基,陕西人。”</p>
赵兴淡然一笑:“兄台既然是陕西人,何至于到了这个地方?”</p>
这样的问题,要是放在后世,那就会招人白眼,但在明朝时代,户籍管理十分严格,出行百里,那几乎就是不现实的存在,一个女子,出行不过娘家婆家是比比皆是的,一个男人,他最大的出行概率,就是一日所行半径。</p>
李宏基长叹一声:“俺本是驿卒,本来还能过活,结果前几日裁撤了驿站,丢了生计,没办法,揣了驿站公文,带着为的兄弟,一指哪个豹眼汉子“袁宗弟”我侄儿指了下剩下的年轻人:“李过,准备去直隶讨生活,却被困在这里进退不得,难免心情焦躁,胡乱说话,倒是还请员外见谅。”然后使了个眼色,其他两个人立刻站起。这个李宏基从怀里拿出六个老钱丢在了桌子上:“掌柜的,三碗面,六个钱在桌子上呢。”然后歉意的向赵兴略一拱手:“对不住了,我们再去关前碰碰运气。”然后也不等赵兴多说,直接昂扬大步而去。</p>
此人有陕北的伟岸身形,行走间又龙行虎步,自然而然让人以他为中心。</p>
走回到两个媳妇的桌子边,秀芬非要品尝下陕西老醋面的风味,就叫了四碗,正等着赵兴过来吃。</p>
翠艳也新鲜,看到赵兴回来,就招手:“来来来,这面好,吃面和吃醋一样。”然后看着秀芬还哧哧的笑,秀芬就抡起拳头敲打她。</p>
赵兴笑着坐下,顿了下筷子,挑起一根面条,边吃,脑袋里自然而然的度娘字幕飘动:“明末李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因丢失驿站公文被裁撤,杀债主,杀不贞之妻被官府通缉,于崇祯二年揭竿而起,投奔闯王高迎祥。”然后感慨摇头:“怪不得第一眼见就有如此气概,果然英雄了得啊。”</p>
然后秃噜口面条:“李宏基后改名李自成,什么?”赵兴被踩了尾巴一样的跳起来,“他是李自成?”</p>
这一下,吓了三人一大跳,惊诧于赵兴的莫名奇妙,秀芬赶紧站起来,给赵兴收拾洒落胸前的汤水“怎么啦,怎么啦。”</p>
赵兴不管,对着那个小旗紧张吩咐:“还记得刚刚三人吗?”</p>
小旗莫名奇妙的想下,然后肯定点头:“记得。”</p>
“你赶紧跟上去,悄悄的尾随不要被发现了,我立刻回去带兵拿人。”</p>
这个小旗虽然不知道这位大人为何对那三个人紧张,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接令,然后向三个人消失的方向追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