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溶洞问道1(2 / 2)

南疆谜城 绝域轻骑 0 字 2021-07-03

后来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将道家思想进一步完善并发扬光大。

千百年来,道家思想一直活跃在华夏大地的各个角落,甚至还一度主宰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传习道家的思想和精神,能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从而达到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境界,这些都是凡夫俗子梦寐以求的至上境界,所以一直以来上至君王公候,下到三教九流,都不乏狂热痴迷的求真问道者。

道家历来都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追求万事万物的和谐,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道家思想也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道&不仅是道家哲学的最高概念,也是其终极信仰的对象。由于&道&具有&无&的特点,没有固定的形态,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无处不在,也可以说是代表某某物的内在规律,大到天地日月的运行,小到花草的枯荣,虫鱼的繁殖鸣叫,其中都包含了“道”的哲学概念。

所以在大家的思想认识中,信仰&道&就不是信仰一个固定的、统一的、外在的他者,而是把不确定和变化本身接纳于其中,这个观点与《易经》中的观点不谋而合。

另外,信仰&道&也不是信仰任何高高在上者,而是&道法自然&,“万事和谐”。&道&随顺万物,尊重世间万物的种种差异和规律,并辅助各种差异的充分展开。所以&道&没有统一的形态,趋近&道&也没有统一的方式,&道&把权力下放给人类,让人成为自己的主人。对&道&的这种信仰,有助于人群凝聚、成长为一个有序、自由且有神圣感的社会,这是道家思想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的一面。

无数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将有限的东西当成信仰对象,往往会给信仰者带来灾难和惨痛的教训。这也是道家思想对功利主义的鞭挞,以及对现实主义的批判。

东汉末年,道家思想了生了一些改变,其时崇尊黄帝和老子,所以后来的人们也称道家学说为黄老之术,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但毕竟尚未形成为道教,所以只能说是道教的前身,也不能说是道教的一种道派、继黄老道之后兴起的是于吉的太平道及张道陵的五斗米道,这两支派别的宗教色彩更加浓厚了。

后来南北朝和随唐时期与佛教一同进入到鼎盛时期,正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派,以至于后来还出了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位道教大师受封为国师,到了宋朝末年又出了一个张三丰,这些都是道家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集大成的人物。

由于道教的主张是教化万民,尊重自然,追求和谐,顺天而为,它的教义符合统治阶级的要求,所以便被历朝统治者选定为国教,协助自己统治四方,教化万民。

后来道教又分成了几派,最主要的就是全真教和正一教,在明朝的时候,这两派上都曾被封为国教,而两派的掌门人更是被封为国师,一时间地位尊崇,荣耀无比。

当时的皇帝对道教更是到了痴迷的地步,对那些道人所说的话也是深信不疑,以至于还有皇帝误服了道人炼的丹药而死。

而道士都可分为火居道士和出家道士两类,火居道士是可以结婚成家的,也可以着俗装,不必住道观,火居道士正一派居多;而出家道士是不能结婚成家的,而且必须着道袍,住道观,出家道士全真派居多。

在道家文化当中,道士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无论是哪个派别的,都必须遵守。因此,要判断一个道士的地位和修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他佩戴什么样的道冠。正一教和全真教的道士所佩戴的道冠都以芙蓉冠为最高级别,非大德者不可戴,也就是说最起码要是一派的宗师,才有资格佩戴芙蓉冠。其次为五岳冠,要修道有成者才可以佩戴。最常见的是黄冠,受戒门人皆可佩戴。

由此可见,这个道士是一位修道有成的火居道士,而且他的地位应该还不低,最起码也是一观之主。

因为明清以后就很少有集大成者的道士了,所以根本就不可能看到佩戴芙蓉冠的道士了,能看到一个佩戴五岳观的道士,已经是十足的难能可贵了。

这也怪中国人自私自利的心思太重,每一个师父在教授弟子的时候,都怕弟子学会了打师父,都怕弟子的能力超过了师父,那样就会抢了师父的风头和饭碗。

所以每个师父在教授弟子的时候都会留一手绝学不教给弟子,久而久之,弟子学到的有用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少,其精粹往往被师父带进了棺材里面,这就导致了各行各业都也现了一代不如一代的奇怪现象。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