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 / 2)

莫守拙突然有些难过,替原主通过,原主对王上忠心耿耿,到头却成了被挂在鱼钩上的个饵,这的确让人心寒。

“你不必难过。”老农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如果你是王上,也会这么做。”

莫守拙摇头,“我不会对效忠我的人,做出如此事情。”

“你是王庭侍卫队队长,专事王庭和王上安全之职,本不必你亲自护送。王上为何派你前去?我猜想,王上是为了以防有失,才特意命你亲自护送。本意是万一算不准鸿胥的设伏之地,突袭之机,希望凭着你的战力,救公主于危途,挽狂澜于既倒。他一定以为,普天之下,没有人能杀得了你,因为你是老秦人的刀,是老秦人的守护神。可惜,他的希望还是落空了。不但被人劫走了公主,还差点把你陪了进去。”

“你是说,我让王上失望了?”

“正是。”

“你活着回来,王上绝对没有料到,他一定会无比惊喜,因为他离不开你,只是没有表露出来罢了。你今日来找我要人皮面具,定然是接受了他的命令,彻查谋后之人,救回公主。”

“的确如此。”莫守拙说道,“我被左庶长关押进牢狱之中,王上命人将我救出牢狱,并且放了一把火烧了牢狱,再迁怒于左庶长,压了他的锐气,杀了他的威风,尔后命大庶长和他彻查此事。”

老农叹了口气,“王上果然是一代英主,深谋远略,一举数得,做事滴水不漏。赢氏部落有此人做王上,它日必定君临天下。”

君,自然是君王之意,只是不知老农此时所说的君,究竟是赢氏之君,还是天下之君。

莫守拙叹了口气,“看来你的确用人皮面具换了不少情报,虽然整天躲在这片林子里,足不出户,却能洞晓天下大事,看透复杂的道理。”

“就算有情报,也是需要分析的。方才吃鱼的时候,你以为我一句话也不说,只是为了你那几条鱼吗?我是在想事情。”老农笑笑说。

“我突然觉得你很可怕,不笑还好一点,一笑就更可怕。”莫守拙说道,此话发自肺腑,绝非虚言,同时心中暗想,“书上说春秋战国时代大贤辈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被后人称为“四大君子”的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撰写《孙子兵法》的齐国大军事家孙膑,以及助秦国成为第一强国为赢政统一天下打下坚实基础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都是在这个时期粉墨登场。古语说,得大贤者得天下,真他大爷的一点都不假。就连这久居山林以制作人皮面具为生的老头,竟然都如此厉害,一番分析,顿时让自己心如明镜。”

“我一点也不可怕,我只是喜欢制作人皮面具,喜欢吃鱼而已,平生再无其它爱好。不像你,整天忙着杀人,死于你刀下的人,得有数百上千了吧?”老农并不知莫守拙心中所想。

“我杀得都是该杀之人。”

“每一个被杀的人,都有被杀的理由,无论这个理由算不算上得理由。如果有一天,你被杀了,你说你是该杀还是不该杀?恐怕难有个定论。”

听老农如此说,莫守拙心中暗叹,“其实你有所不知,你认识的莫守拙已经死了,现在站在你面前的,却是一个借用了他身体的来自几千年后的人,对于原主莫守拙来说,你真是一语成谶,不知道那莫守拙的在天之灵,听到你的话,会做何感想。”一念罢,问道:“说说吧!我以后该怎么做?”

“你为何来找我要人皮面具?只是为了隐藏身份吗?”老农问道。

“锁秋岭设伏突袭,鸿胥的嫌疑最大。”

“不是嫌疑最大,这事本来就是他指使人干的,只是找不到证据罢了。”

“我一定会找到证据,将他绳之以法。”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想进入太师府?”

“正是。”

“进了太师府,你需防范两个人,一个是谋师门的门主八方,一个是豢龙族的后裔豢龙。我有点不太明白,这二人都是闻名天下的人物,一个是谋略可定天下,一个是战力几近无敌,却为何进了太师府,甘当一名门客。”

“既然你如此好奇,我便顺带帮你查清此事,满足你的好奇之心。”莫守拙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