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对日谈判(1 / 2)

 陈煊心里烦闷,自己真是枉为穿越者,人家穿越都是三年超英五年赶美,而自己呕心沥血的奋斗了8年,连家都很少回,还是被区区一个日本压得喘不过气来。

“内地的军队建设如何?”

“姜中其军长驻扎鞍山,如今有5万兵力,固守有余,但是进取不足,张光远军长驻扎的庐山有6万兵力,主要是负责我们在庐山的产业和工业区,其余在长江以南隶属于北洋系统的我们大概还有3万兵力左右,也就是说,我们在国内的总兵力在70万左右,除了上海新招的10万新兵,都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

孙宏业接着汇报道。

“鼎三,空军方面如何?”

“我们总共有三个空军部队,司徒璧如的南洋空军,朱竹全的东北空军以及朱兆槐的福建空军,另外就是隶属于海军的空军部队,总共有战机750架,轰炸机160架,运输机120架,侦察机以及其他机种130余架,总计在1200架左右,而飞行员的训练已经超过5000人,培训还在持续进行中。

如果要扩大空军规模,我们有能力在3个月扩大到3500架飞机左右,但是我不建议这么做,因为飞机技术日新月异,每一天都有所提升,若是这样配备的话,将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现在顾不了这么多了,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1200架确实有些少了,你等会制定计划,将空军飞机增加到2000左右,而且5000飞行员太少,若是全面大战,损失是惊人的,你尽力将飞行员的数量扩大到10000以上,飞机制造厂也要扩大产能,时不我待啊!”

“是!总司令!”

“其采大哥,国内的战略储备进行得怎么样了?”

“我们目前的战略储备只是常规配备,如长泾所说,3个月内,我们可以保证战事的正常消耗,3个月以后,就要看工业司的生产能力了,以他们现在的产能,最少可以坚持一年!”

“工业司一直在扩大自己的产能,不包括夏国,目前国内主要有四大军工基地,分别是哈尔滨、南昌、鞍山以及上海,目前江南制造局经过我们的整改升级,已经实现投产,供应目前我们部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战事规模扩大以后就难了。

汉冶萍公司最为复杂,北洋有股份,日本人有股份,盛宣怀有股份,我们也有股份,还有很多股东,因为不是我们控股,所以一直没怎么重视,主要是要来做原料生产地,如果要大力发展汉冶萍的话,我们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且收益还要分日本人一份!”

“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既然有基础可以用,那就把汉阳厂开办起来,若是真的打起仗来,就没有日本人什么事了?”

“但是武昌汉阳不在我们的管辖范围,只怕会出很多问题!”

“这个不用担心,主要投建炼钢厂和机械厂吧,汉阳厂的钢铁产量提高,对北洋也有莫大的好处,他们没理由拒绝,工厂成型以后,可以训练大量的技术工人,就算以后要改军工厂,也有良好的底子,现在放任不管实在太可惜了!”

“好!我等会就去安排!”

问完军事和工业,陈煊又了解了财政以及各个部门的发展,算是将家底彻底盘了一遍。

还好,状况没有想象的那么糟,这几年的艰辛总算没有白费,特别是欧战爆发以后,因为接到海量的订单,所以复兴党的财政也宽裕起来,中华银行地库的黄金和白银也多了起来。

盘点完自己的家底,陈煊心里总算有那么一点底气了。

如今的国内可不仅仅只有振华一家了,南洋黄仲涵的建源集团,虞洽卿的鸿安集团和四明集团,张謇的大生集团,徐若涵的宏远汽车集团、同盟会旗下的黄埔集团、珠江集团以及稍次一些的集团公司,都是国内的工业支柱,若真发生战事,改为军用也不是没有可能。

陈煊心里感慨,8年的辛苦布局总算没有白费。

“逸阳,日本人和我们接触了,看来他们也没有做好准备和我们全面开战!”

顾维钧高兴的跑到楼上的办公室。

“就在刚才,日本人在英国人和法国人以及美国人的撮合下向我们发出了谈判意向,并将谈判日期定在3日后的英国领事馆,届时英法美等协约国成员都会参加,作为欧洲战场的两个大供货商,看来英法也不希望我们发生全面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