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重出江湖(1 / 2)

 局势已经基本明朗,又安排了一些国内的工作,陈煊也不能老是在家里陪伴老婆孩子了,南洋也被吴起(杜月笙的小弟刀疤脸,在南洋负责情报)里里外外的清理了一遍,陈煊准备出山了。

当然国内是不能回去的,目标太大,只要陈煊出现在国内,只怕袁慰廷又要把目光转移到复兴党身上了,那样就什么了做不了了,所以国内的事还是以赵学初为主。

叶仲裕也抱怨了很久,要求陈煊出山帮忙,但是陈煊还是拒绝了担任什么职务,而是把精力放到了各种新产品研发上去,带到这一世的记忆,再不好好梳理一下,只怕再要不了几年,很多东西都会被忘光了。

冯如也没有回国而是留在了南洋,之前冯如的助手司徒璧如就留在了南洋建立南洋飞机制造才,但是司徒璧如虽然技术精湛,创新能力还是有些不够,生产出来的飞机基本都是冯如在哈尔滨设计出来的。

而留在上海的朱照槐主要是和翟宏远一起研究动力系统,并没有开发整机,这次冯如来了南洋,是先把拉倒南昌来不及安装的飞机制造设备又运回福建,并建设好了制造厂和福建的第一架飞机,这次把飞机厂交给福建军政.府,主理人是在哈尔滨随同冯如一起的一个叫张崇仁小天才,学习不到两年,已经熟悉了飞机原理和整个流程,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南洋飞机制造厂也在蓝湖镇,和孙志恒的部队驻地以及南洋陆军学院还有南洋第一军工厂挨在一起,距离镇子有十几里远,是蓝湖镇和月牙村的正中央。

冯如和陈煊参观完制造产,对司徒璧如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司徒璧如属于那种责任心极强规矩又极严的人,所以三个飞机制造厂,南洋厂是最有条理的,工人们的纪律性也是最好的。

如今南洋厂已经生产出30几台飞机,并已送到孙志恒单独划出来的部队里,作为训练飞行员的教练机,如今已经训练出将近200名飞行员,彭建元主持的南洋兵工厂也研制出了防空机枪,装备在机场附近,只是没有雷达,还是没有多大用处,以震慑为主。

接下来的日子,陈煊就驻扎在这里了,军校、部队、兵工厂、飞机厂几边跑,提出了几个项目给彭建元的兵工厂设计,又为飞机厂提供一些新颖的指导方向,其余的时间和孙志恒等军官在一起研究战略战术,时不时回家安慰一下自己的两个娇妻。

这一天,陈煊正在帮彭建元的忙,有人过来通知说叶仲裕来了,兵工厂是一级保密机构,没有人带领,就连叶仲裕也不能随便进来的。

“逸阳,你必须出来主持工作了,而今南洋这边局势太复杂,日本人已经这这边占了一些地盘,虽然实力不如我们,但是也不容小觑,欧美各国也要求进入我们南洋四镇(凤凰城、蓝湖城、学苑城和小长安)进行贸易。”

“荷兰人是什么态度?”

“他们能有什么态度?我们的地盘都是合法得来的,购买土地的钱和赋税我们都是按时缴纳的,然而进入南洋应该给了荷兰人不小的压力,正想要引入其他势力来和我们抗衡,日本人一接触,两边就一拍即合了,至于欧美各国,则是看到南洋市场的兴旺,想要来分一杯羹。”

“日本人和我们现在有冲突吗?”

“暂时还没有,他们到南洋也就几万人,形不成什么威胁,但是长此下去,只怕也会给我们带来威胁的。”

是该出去了,陈煊整理出来的关于武器和飞机的思路都已经完完整整的留给了冯如和彭建元,连喷气式飞机的理念也告诉冯如了,但是没有十几年时间应该是没法看到的,不过有了这个思路导向,冯如的飞机事业可以按照正常的方向行进,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交给彭建元的有火箭炮坦克等武器的研制的研制,不过坦克的动力系统还远远的达不到要求,陈煊已经向德国下了一百台高功率柴油机,用来生产履带式坦克,这个项目由兵工厂和拖拉机厂各派出精干人员负责。

陈煊带上一个50名亲卫和叶仲裕一起出发了,如今经过四年的研制,建元式冲锋.枪(AK原型)终于成型了,但是耗弹量也不是陈煊集团可以大量装备的,如今的产铜量就连造钱都不够,更何况要生产吃子弹这么厉害的冲锋.枪,日本人二战的主战武器都还是38式步枪,不是他们傻生产不出更厉害的武器,而是资源实在匮乏。

于是也就是陈煊的亲卫团的一个营装备,钢盔倒是生产出来了,南洋引进了法国和德国的重型冲压设备,在生产火炮的同时也顺带把钢盔给做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