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1 / 2)

 </br>

一天三封边关告急的八百里加急,这情况对李朝君臣而言,也是从未碰到过的情况。三路大军,几乎都在同一时间,向李朝发动了进攻,情况着实有点令人担忧甚至害怕。

打从李乾德主政开始,李朝的军事实力,就是周边各国中最强的。很多时候,那怕西北战事紧张的大宋,也不得不采取安抚的办法,以保证西南的局势平稳。

可眼下,就因为李朝派遣几个水军官兵,冒充海盗到琼州打劫,便引发这样一场战争。李朝的君臣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这位大宋琼州王那里来的底气呢?

面对眼下紧急的局势,一向强势的李乾德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局势对李朝非常不利。打开战多久,李朝几座城池就拱手让于它人。这让身为皇帝的他,心里是何感受呢?

想到这些李乾德立刻道:“李佑,你昨天不是告诉朕,广南西路的大宋军队,还在忙着到处剿匪吗?怎么一天时间,他们的大军将攻陷了朕的谅山城呢?

朕每天给兵部这么多银子,让尔等派遣细作前往大宋各州打探军情。你们就给朕,打探出这么个情报?眼下的情况,你做何解释?说?”

被雷霆质问的兵部尚书李佑,也觉得非常冤枉。有关此次大宋,有点违背常理的大举入侵,他确实没想到。可更没想到的,还是他组建的细作。竟然丝毫没打探出情报来。

当然,要是他知道,赵孝锡手下有一支。远比他精锐许多的情报部队,相信他就不会这样想。眼下对于布衣阁这支情报网,也就汴梁城的赵煦有所知晓。

可就算赵煦想查清,目前在大宋有多少布衣阁的分部,他同样无能为力。甚至皇室秘探,调查的太过份,就会遇到不明的袭击人员。对他们施于警告。

用将近一年的时间,筹划的这场战事。又岂是那样容易被侦测出来的呢!现在将责任推到他头上,总体说起来,李佑也很冤枉。可谁叫他是兵部尚书呢?

要不是其它大臣联名求情,这位出身将门的兵部尚书。只怕也将成为李乾德怒火的替罪羊。可局势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李朝不可能坐以待毙的。

针对这种情况,李乾德自然不好独断朝纲,也开始试着发动群臣,希望借助群策群力,能应对此次危机。毕竟,一个不慎李朝怕是要亡国啊!

在这个时候,礼部尚书突然站出来说道:“皇上,依微臣愚见。此次的战事。只怕最终的问题,还是出在这位琼州王身上。据臣所知,大宋君臣似乎并不知此次的战事。

那我们是否可以派遣一些使臣。带领一些贡品前大宋京城,让大宋的皇帝下令中止此次的战事。就算不行,也能干扰一下大宋的战事推进。毕竟,大宋真正的敌人并非是我们。

另外微臣还建议,可派出使团前往真腊跟占城,许以一定的好处。让他们派兵来援。毕竟,如果我们失败。他们未来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此时必须一致团结起来对外才行。”

听完礼部尚书的建议,李乾德自然觉得有些不妥。一来,他对大宋没太多好感,二来这些年李朝,在边境的问题上,没少跟真腊还有占城进行战争。

总的来说,李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并不好。这个时候,让别人帮忙出兵支援,只怕希望不大。可他非常清楚,以目前的局势看来,这不是办法的办法,也必须试一下。

而且从这些群臣的脸上,他多少也能看出,不少大臣也是认可礼部尚书提出的办法。很快道:“行,许爱卿,既然如此,那就劳烦你幸苦一趟。

由你亲自前往大宋,跟大宋的君臣好好拉拢一下关系,最好阻止琼州王这种不宣而战的入侵。另外礼部门下侍郎,也派往真腊跟占城,晓以大义讲清楚此事的严重性。

只要他们愿意答应出兵,朕可以归还一些存在争议的领土给他们。只是这些事情,暂时由礼部全权负责。我们要做的,就是阻止三路大军的合围。

根据各城送来的战报,朕觉得原有计划不变。只是升龙城周边,所有厢军都编练成军。无论如何,都必须把敌人拒于皇城之外,诸位爱卿都听清楚了吗?”

在李朝开始加紧完善应对策略的时候,被攻占的李朝城市里,却来了一批批带着车队的商人。这些商人,在各个被占领的城市中,开始收购所谓的战利品。

于此同时,从琼州跟琉球抽调的文官,在驻守军队的帮助下。开始实行琼州王制定的法令,似乎根本不担心,这些城池会不会被李朝重新夺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