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镜(1 / 2)

 兵书有云‘骄兵必败’,长年对阵宋朝边军无力反击的西夏骑兵,潜意识里已然形成一种。只要骑兵过千,宋朝边军就拿他们没办法的固有观念。

一支原本可充当援军的千骑队消失,硬是被这些自傲的千骑将,否决被宋军全歼的猜测。更愿相信这支被全歼的千骑队,立功心切跑到更远的边城去了。

合兵一处兵力达到近四千的西夏骑兵,绕着眼前这座居住人口不超过五千的清远城,来回巡查了一遍。以这种炫耀般的巡城方式,恐吓着城中的宋朝军民。

做为清远城的守城官,李明达看到这种骑兵围城的场面时,真的很庆幸战前的兵力布置。那位指挥作战的钦差大臣,似乎清楚清远城的残破。在守城兵力上面,特意增加了一千守军。

那些打造好的守城器械,清远城也比其它城墙更稳固的边城多上二到三成。原本以往驻扎三千守军的清远城,如今已然装进了三千精锐的边军,外加一千多人的城防军。

加上周边进驻的团练军,清远城里真正可战之兵,已然达到了从未有过的五千多人。配上那些在城中搭起帐篷居住的青壮百姓,在紧张时甚至还可扩充一千人。

谁也不会料到,看似最容易攻陷的清远城,实际却是一个充满尖刺的刺猬。原本只可容纳四五千人的清远城,此刻光可战之兵就达到了这个数字。

相比以往大家各保其命,今年因为赵孝锡的提前布置。清远城中能住人的地方,都被安置了百姓跟部队进驻。以往用来交易的货场,如今都偏布着蒙古包,住满了百姓跟军队。

但从外面观察,清远城似乎还是老样子,城墙相比其它边城都要矮上几分。可这样的高度,足以让外面的人并不清楚里面的情况。这也意味着,西夏骑兵自认挑到一块软骨头。实则挑到了一块最硬的铁板。

做为初次指挥大战的赵孝锡,他更多愿意换位思考,站在西夏统兵将领的身份上,去布置已方的防御线。清远城的弱点。西夏人清楚,赵孝锡又何尝不清楚呢?

事先有所准备的清远城,将给予这些绕城示威的西夏骑兵,一个惨重的教训。更别说,在这些人合兵一处之时,他们身边的宋朝骑军,已然同样进行了合兵。

望着这四支合兵一处的西夏骑兵,枕戈待命五千精锐骑兵,已然做好了攻击的准备。只是他们都清楚,这个时候还不是发动致命一击的时刻。

先让清远城的守军。替他们敲打一下这些狂妄自负的西夏骑兵,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毕竟,相比西夏骑兵不知清远城的底细,这些蛰伏在后方的宋军骑兵又怎能不知呢?

除了折知刚所统领的土字营,做为重骑兵跟在赵孝锡身边。其余成军的四支骑兵营。外加刚扩充的风字营,已然全部集结在一起。

这五千精锐的骑兵部队,全部隐藏在清远城的山谷之中,登高望远观察着清远城的情况。相比在清远城外转悠的西夏骑兵,丝毫没查觉背后一支伏兵的出现。

身为五人之中的年龄最大的高茗君,很震撼此次出行时,赵孝锡做为金字营行军第一。奖励发给他的一样好东西。站在几里之外,清远城的情况一目了然。

看着高茗君手中的铜管子,其余几位千骑将可谓异常羡慕。有了这个被赵孝锡命名千里镜的圆筒,他们可以发现肉眼之外更远的敌情。

现如今骑军营中,除了赵孝锡拥有一具之外,做为骑军副统领的张亭光也有一具。其次千骑将中。高茗君是首个享有单独使用这种千里镜的武官。

能看到视野之外的敌人,对于一支骑兵的统军将领而言,无疑能先敌一步观测到敌情。有了这种东西,很多时候能挽救一支骑兵队的命运,甚至决定一场战役的失败。

望着高茗君不时观察前面的情况。性子比较急的杨金豹心痒痒的道:“高大哥,别光顾一个人看啊!也让兄弟们看看,这前方的战事到底怎么样了啊!”

对于杨金豹的着急,高茗君却很淡定的道:“没事,这帮番狗还在城外溜马,还没开始攻城。不着急!慢慢等着好了!”

面对高茗君这种有意让杨金豹着急,身为木字营的千骑将曹文虎也赶忙道:“行了,我们知道这东西是将军赏给你的。可你好歹也让兄弟们涨涨眼,光你一个人看算什么事?”

听到曹文虎帮腔,杨金豹立刻接话道:“曹大哥这话在理,将军以前常说,好东西应该懂得分享。这玩意,你已经捂了大半天,也该让我们兄弟几个瞧上几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