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讨论(2 / 2)

欧洲到是一个不错的市场,历史上的庞巴迪在1988年,与英法合资gecalsthom公司,专门为欧洲的**v生产列车车辆,但那是在加国政府的推动下办到的,而一旦凌世哲收购过来,就享受不到这些好处,只能靠自己去跟英法的公司谈,对于一个外来的抢食者,显然不会与凌世哲合作,因此欧洲这块市场是不要想了。

欧洲行不通,又该往那里去呢?中国大陆,算了吧,那是二十年以后的事情了,这么长时间,凌世哲不肯能一直等着。

香港,可以算一个,现在香港的人口已是越来越多,发展地铁交通是早晚的事情,以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港英政府很有可能会提前。

台/湾,不可能,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是买美国列车,加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类。

最后,凌世哲算来算去,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也只有加国和香港才会采购他的列车,这么一点市场,能不能维护列车部门的收支平衡,都是个问题,更不用说这期间,还要花更多的资金去研制新的列车,亏呀!

回到公司以后,凌世哲就对艾莉森说道:“如果收购庞巴迪,飞机部门和摩托部门,我还有点办法,但这个列车部门,我实在想不出多少的办法,加国的轨道列车市场,绝大部分都被美国的ge和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垄断着,留给我们的实在是太少,技术上我们又差了一劫,真不知道那瓦利哪来这么大的信心。”

艾莉森冲了杯咖啡,递给凌世哲,接着笑道:“boss,加拿大跟美国一样,高速客车没有市场,那是货运内燃机车的天下,ge和美国联合技术公司,他们的确拥有很大的优势,那瓦利瞄准的,是加国的地铁市场。

boss,你要明白,以多伦多为例,一条环形线路,就需要20俩地铁客车,再加上其他线路和其他城市,养活庞巴迪的列车部门已经足够了,况且他们还生产轨道管理设备,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我们可以把工业计算机推销给铁路公司。”

“你是说,我们研制一种智能化的铁路管理系统,然后卖给他们?”

艾莉森点点头说道:“yes,boss你要知道,目前加国的轨道管理系统,用的还是传统的机电管理系统,效率低下不说,而且出错的概率也高,自从电子计算机诞生以后,人们就一直都在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来替代传统的管理系统,而计算机是我们的强项,列车管理系统,是庞巴迪的强项,我们把它们合在一块,研制一种新的、高效的、更加安全的计算机列车管理系统……”

没等艾莉森说完,凌世哲就打断道:“我明白了,相比于轨道列车,用于铁道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才是真正的大头,我说的对吗?”

“艾莉森说的完全正确boss,”门外声音响起,凌世哲转头一看,发现福斯特走了进来,他接着说道:“那些老牌的列车公司不是专门研究计算机的,他们研制的铁路管理系统,用的还是那些老一套的思路,这种思路已经过时了,我们用自己的方法帮他们研制一种新的解决方案,然后再和轨道列车一起搭配销售,就算每家列车运营公司不会买我们很多列车,但是把全世界的列车运营公司加起来,这个数字还是非常可观的。”

凌世哲想了想,恍然道:“管不得那瓦利有这么大信心,而你们对兼并庞巴迪又这么的积极,根子原来在这啊?不过我要问一下,电子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三十个年头了,难道那些铁路运营公司就没想过用计算机来提高工作效率?”

福斯特回答道:“他们当然有想过,从第一代电子计算机诞生的哪一天开始,他们就已经在思考了,但第一代计算机很不稳定,所以没有使用;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价格又太高,除了大型的铁路运营公司外,中小型的铁路运营公司就买不起了,后来dec公司推出了小型机,于是他们才用上计算机。

但这些计算机有个缺点,他们都是零散的在铁路公司中使用,而没有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boss,我们的超级计算机、pc、交换机、工作站电脑、e太网技术,把这些加在一起,就是一套完整的电脑网络体系,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研制一套铁路管理系统,一定会受欢迎的。”

一家铁路运营公司安装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加拿大所有的铁路公司都装上这么一套系统,靠,这不就是一个活脱脱加国版的铁通吗,再这个基础上,延伸到加国所有的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司,最后用一根光缆把他们全部连接起来——我勒个了去,这不就是互联网吗,难道这个世界要提前二十年就进入互联网世界,这也太快了吧!

凌世哲甩了甩头,他被吓倒了,想了想,接着又摇了摇头,互联网现在还不现实,光是光缆的铺设所用到的巨额资金,就不是安布雷拉所能承担的,这种事情只能是国家来做才行,安布雷拉最多的,就是帮每个公司建立一套局域网就是最大的极限,再高就不行了。

不过一想到网络,凌世哲还是兴奋了起来,虽然主干网自己建不了,但我可以卖光纤和网络设备啊,想想后世的思科,可是市值超过了6000亿美元的网络设备供应商,这是一个巨大的金蛋,大的让人无法想象,有钱不赚是傻瓜,干了!

于是凌世哲对二人说道:“好吧,你们说服我了,我决定了,成立庞巴迪委员会,对庞巴迪进行全面的调查,以最终的调查结果来决定,我们是否收不收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