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少女慈禧》上映(2 / 2)

拍了拍他的肩膀,凌世哲也在他身边坐了下来,说道:“影片我去看了,100个人的放映大厅,坐了有40个人左右。”

“观众反应怎么样?”

“不好说,观众看完以后都没什么反应,后来我逮到一个人问他影片拍的如何,他说,看完影片以后心里感到很沉重。”

李翰祥说道:“《少女慈禧》这部影片本来就不轻松,她统治中国达半个多世纪,她统治期间,是中国人最黑暗、最窝囊、最屈辱的日子,这里又是北美洋人的地盘,她统治中国时期,生活在北美的华人又是惨的时期……哎!他们心里怎么会不沉重。”

“影片怎么这么好莱坞?”这是凌世哲最想知道的问题,整个故事情节太好莱坞化了,要不是事先早就知道,他还以为这部电影是一个好莱坞导演执导的呢。

李翰祥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影片看起闷吗?”

凌世哲想了想回答道:“电影节奏把握的非常好,从头到尾我都看完了不觉得闷,而且我看观众的反应……跟我也是一样,电影放了2个多小时,大家一直都盯着银幕在看,中间连个上厕所的都没有。”

“那就好,看来大家对这部电影不讨厌。电影拍的很好莱坞,是因为你的编剧的原因……”

随着李翰祥的徐徐道来,凌世哲才明白影片为什么这么好莱坞化。

原来李翰祥来这里拍电影之后,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来怕的,根本就没想过把影片拍得好莱坞化,但他的到来引起了梦工厂华人编剧的兴趣。

梦工厂的编剧有白人也有华人,虽然属于好莱坞的专业编剧,但他们当中有很大部分以前都在中国生活过,对中国的历史也有一定的了解,看到李翰祥在这里拍电影,拍的还是一部反映中国的历史片,兴趣之下纷纷跑到李翰祥的剧组看他拍片。

他们都是混迹于好莱坞的资深编剧,结果一看之下发现李翰祥的电影剧本有巨大的问题,故事结构和剧情推导很不合理,而且剧情桥段和拍摄手法也相当的落后。

又得知这部电影是梦工厂投资的,于是这帮人就拿着李翰祥的剧本毫无顾忌的批判起来。

李翰祥这段时间为拍《少女慈禧》早已经被搞的焦头烂额,见一帮人冲进剧组也没人阻拦,立时火冒三丈,结果一旁的监制告诉他,这些人是梦工厂的编剧,才没有马上发火。

见大家是同行,又是好莱坞的资深编剧,本着学习和交流的态度,李翰祥压着火跟这帮编剧们交流了起来,结果一番交流之下,他发现自己编写的剧本的确有太多的漏洞,于是电影也不拍,跟他们坐了下来对剧本进行改造。

结果这一修改,就越改越多,整个故事早已变得面目全非。

看着被改得面目全非的剧本,李翰祥心想,这样的剧本拍出来的电影肯定是不行,这么不要吧,但里面有不少的剧情桥段有非常的好,留下吧,整个故事又太凌乱了。于是心一狠,干脆重写。

于是李翰祥就去找了赵晓芸,提出邀请梦工厂的编剧跟他一起重新编写《少女慈禧》的电影剧本。

赵晓芸跟了凌世哲这么久,知道凌世哲一直希望把好莱坞严谨的电影制作制度引进到香港电影制作里面,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机会,今天见李翰祥提出这个要求,让她是喜出望外,于是大笔一挥同意了,钱不是问题,剧组停拍产生的损失,梦工厂全包了。

老板娘发了话,整个编剧部门全力运转了起来,直到这时李翰祥才发现好莱坞流水线的威力,整个《少女慈善》创作组达到26个人,被细分为创意组,剧情组,台词组,结构组,人物组,细节组,甚至还有一个居然是什么镜头组。

李翰祥一打听,才知道这个所谓的镜头组,是专门为剧中的各种人物设计他们特有的招牌动作的编剧。

见梦工厂的编剧部门划分的如此之细,倒把李翰祥给吓住了,他们这么干也不知道成与不成,但现在已经搞成这样,也只有硬着头皮上。

重新编写的剧本还是以李翰祥最先的剧本为基础,这个剧本本来就他亲自写的,于是李翰祥担任了主笔编剧,其他人协助。

刚开始李翰祥对他们很不放心,但渐渐的发现这帮编剧非常的敬业,他们没有立马就开始编写故事,而是先找来各种有关慈禧的史料进行翻阅,并把相关要点一一记录下来。

慈禧史料非常多,堆满了整个屋子,光是查阅就花了三个多月,记得笔记竖起来就有五米多高,这个时候大家才开始编写,有着大量的史料考证之下,李翰祥手中的剧本慢慢的成型,里面的各种人物也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这时修改组也加进来,对剧本进行反复的修改,对各种台词、各种动作,更是反复的推敲,甚至还有心理组对剧组人物的心里行为进行反复的解读,以此来推导出剧中人物的各种反应是否符合人当时的正常逻辑,如果不符合,就推翻重写,直到符合逻辑为止。

李翰祥还发现,镜头组设计的各种人物动作,都能很好的反应出剧中人物当时的心里状态,直到这个时候李翰祥才彻底服了,他已经明白好莱坞的电影质量为什么会这么高,会有那么多人爱看,原来从一开始他们就把工作做得这么细,这么专业,他已经彻底明白了当初凌世哲为什么要那么坚持的要求他,要严格按照好莱坞制度来制作电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和提高影片的总体质量。

这么多好莱坞编剧加入,对影片做了这么大的手术,因此凌世哲在影院中看到的《少女慈禧》充满了好莱坞味道,自然是太正常不过。

平心而论,林凤娇版的《少女慈禧》,给凌世哲的整体感觉要比前世刘晓庆版的《少女慈禧》,质量上要高得多,不是林凤娇的演技比刘晓庆高,而是电影整个剧组的质量就在那里摆着。

无论是电影的道具,还是剧里面的群众演员,整个戏的背景就搭得非常好,主角林凤娇在镜头中随便一站,观众立马就知道她是——西宫太后慈禧。

都拍到这种程度,影片质量不可谓不高,现在唯一令凌世哲和李翰祥担心的是,亚洲观众能不能接受好莱坞手法的中国影片,如果能够接受,那当然是皆大欢喜,这部《少女慈禧》就是梦工厂的标杆,以后所有拍摄的反应中国的影片,不管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都将以《少女慈禧》为标准。

如果东方的观众不接受,呵呵,大家洗洗睡吧,凌世哲也不会再去拍什么反应中国文化电影了,把影院卖了,以后专心做动漫。

凌世哲想起刚才看完电影以后,观众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不知道是成功还是失败。

现在说什么都没有,该做得都已经做了,现在只有让市场来检验《少女慈禧》到底如何,成龙成虫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