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没有人比您更严谨了(1 / 2)

 金属材料实验室。</p>

几天来研发组都在针对沈丙河的设计做论证,论证的过程充满了数据、想象以及争辩,合金材料的制造设计论证,没有一个百分百确实的答案,比如,某个步骤是否对于最终成品性能有益,就只能通过经验和理论的想象来判断,经验就不用多说,全新的研究可用参考的内容太少,他们只能凭借少量的数据来说明情况。</p>

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只是理论也能说出好几个花样,争论问题的时候,感觉像是在进行哲学的探讨,而不是进行合金材料的研究。</p>

但是能看得出来的是,每个人都是全心努力的希望把设计做好,他们都是研发组的一员,真能出大成果不仅仅是代表技术的进步,也会在他们每个人的履历上,记下非常浓重的一笔。</p>

王志芳也一样。</p>

虽然他已经是工程院的院士,级别上已经升无可升,但也希望自己的科研履历上,出现世界最顶级的研究成果。</p>

这次他难得和赵奕的想法一致,都觉得从沈丙河的设计上入手,是个非常不错的研发方向,因为实验已经证明沈丙河的设计非常可取。</p>

唯一遗憾的是,他的设计只能放在背包里了。</p>

王志芳随时都带着他的设计,他的心态也和其他人一样,都希望自己的设计能运用到实验,具体看看能制造出什么样的成品,其他人不知道的是,他还连续的对设计进行修改,考虑到沈丙河的设计被采纳的原因,他还特别做了一套‘满是漏洞’的设计。</p>

当然他只是随身带着,并不会主动拿出来,只心里隐隐的期待赵奕再提出‘用问题多的设计’,他就满是不屑的拿出这份设计,到时候就带着嘲讽的说,“不就是入门级的设计吗?我随手就做了一份!”</p>

为了让这份设计更‘入门’,他还连续不断的进行修改、完善,把其中‘运用丰富经验’、‘可以经受严苛论证’的过程都删掉换成了‘很有争议的步骤’。</p>

“可惜,用不上了!”</p>

“再怎么修改也没用。就算是真的要选择其他设计,也不可能把这份拿出来!”王志芳有些遗憾的想着。</p>

……</p>

论证,进行了一个星期。</p>

一个星期时间相对还是比较长的,因为沈丙河的设计已经投入了实验,也制造出性能提升的成品,就算挨个步骤进行论证,正常也不会超过三天。</p>

这也能看出研发组对于论证的重视。</p>

最开始的速度比较快,赵奕快速去除几个‘对成品性能有负面影响’的步骤,接下来剩下的就是‘不确定’以及‘对性能没有影响’的步骤。</p>

这些有争议的地方,有的甚至要论证一整天,相对时间就比较长了。</p>

其实,也正常。</p>

如果考虑到一次实验的花费,多论证几天争取让设计更严谨就不算什么了。</p>

另外一个原因也是时间比较充裕,研发组做第一个实验时,并没有足够充分的准备,最主要还是实验材料的采购没有跟上,像是合金研发所需要的材料,市场上是不可能有售卖的,都是从专门的工厂购买的,有的则需要购买进口产品。</p>

第一次实验时的好多材料,都是307钢厂何桂林小组运过来的,后续还要做很多次实验,不可能所有都由307钢厂提供。</p>

所以还是要等。</p>

两个星期以后,一切所需都准备好,研发组马上着手进行第二次实验。</p>

307钢厂、金属材料实验室、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工厂以及何桂林小组,协同开始了高效的运作,最初始的材料在307钢厂生产出来,并快速被运到了金属材料实验室。</p>

在经过简单的测试、加工以后,研发组的所有人以及何桂林小组,就到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的配套工厂进行实验。</p>

有了第一次实验的经验,第二次速度就非常快了。</p>

只花了不到两天时间,就已经到了最后一步,赵奕再次决定分成两份,一份采用常规的冷轧技术,另一份则采用更复杂的缓冷技术。</p>

等两份成品冷却到常规温度,就被快速运送到金属材料实验室,研发组合和何桂林小组也都去了金属材料实验室,对两份成品进行最后的检测,负责检测的主力仍然是李荣茂、张洪涛。</p>

这次沈丙河也参与了。</p>

沈丙河的实际操作水平还是要差很多的,但研发组的人长期一起做研究,几个年纪差不多的关系都很不错,其他人也有意帮助沈丙河,给机会锻炼一下他的操作能力。</p>

张洪涛就主动把高温枪递给沈丙河,“丙河,你来试试!”</p>

“这玩意温度太高,千万注意点!”</p>

“要不行,还是我来吧?你要控制好温度,注意一下,咱们是做检测,不是让你把它融化掉。”</p>

“……”</p>

检测过程稍微显得有些不正规,但因为材料被分成了几份也没有什么影响。</p>

很快。</p>

李荣茂那边出结果了,他惊呼的喊了一声,“超过1600度了!”</p>

“真的?”</p>

“没看错吧!”</p>

“太好了!”</p>

远处站着的几个人,马上变得激动起来,他们瞪大了眼睛看过去,脸上的表情满是期待。</p>

这时沈丙河喊出了声,“1570度!”</p>

他检测的那一份是冷轧处理的,熔点低一些是意料之中的。</p>

很快李荣茂也喊道,“1620左右!”他的语调明显带着激动。</p>

“呼~~~”</p>

当听到这个数字以后,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气,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仅仅是第二次实验,就又能在第一次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让成品熔点又增加一百度。</p>

“1620度啊!”</p>

“这个应该是世界最顶级镍合金的熔点了吧?远远超出了E国进口涡轮发动机的涡轮叶片性能。”</p>

“都快赶上M国最顶级战斗机的数据了。”</p>

M国最新研制的顶级战斗机,运用了最为尖端的科技,公布出来的发动机数据,涡轮叶片材料的熔点,就在2000开以上,也就是超过了1700摄氏度。</p>

那也是全世界唯一确定熔点在1600摄氏度以上的镍合金材料。</p>

现在最新研究的成品,熔点超过了1600摄氏度,也就表示超过了其他所有镍合金材料,最少在已公开的范围内,是世界熔点第二高的镍合金材料,但必须考虑的一点是,M国公司公布的数据中,镍合金中铼元素占比为百分之六左右,而他们的第二次试验方案,理论上制造的成品铼元素占比只有百分之四。</p>

铼元素占比百分之六,熔点1700+摄氏度。</p>

铼元素占比百分之四,熔点1620摄氏度。</p>

铼元素占比说明的是材料构成,同样也说明了技术难度和材料成本,他们所研发的材料铼元素占比少,说明成本就相对低一些,而熔点不会低多少,也就说明技术难度不弱于前者。</p>

“我们的才更好啊,熔点1620,就差一百了,但元素配比上,少了两个点的铼啊!”</p>

“我们这份成品,把铼的性能发挥的更好!”</p>

“这已经可以说是最先进、性能最好的了吧?而且足以满足世界顶级的航空发动机需求!”</p>

“真是出了大成果啊!”</p>

“如果我们现在公布出去,会不会引起国际轰动?”</p>

“……”</p>

每个人都在兴奋的讨论着。</p>

测试还在继续。</p>

张洪涛、李荣茂、何桂林以及沈丙河,一起给成品做强度测试,两个多小时的严谨测试后,他们一起宣布,“强度和最初相比没有变化,比上一次实验还有所提升。”</p>

“非常成功!”</p>

最后一个评价都不用补充了。</p>

成品的熔点提升,而强度没有降低,说明铼元素很完美的嵌入到合金组成中。</p>

所有人马上陷入新一轮激动。</p>

赵奕的表情倒是很淡然,实验结果没有出乎意料,成品性能提升是肯定的,因为他上来就删掉了那几个,对成品性能有害的步骤,就算没有后续的讨论,成品的性能也肯定会提升,只是具体提升多少不确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