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中秋(2 / 2)

转眼中秋节就到了,沈氏一早起来就杀了一只鸭子,说要煲鸭汤,当地习俗中秋吃鸭子,子晴在前一天就跟母亲去了一趟城里,这次在城里,子晴总算找到柑子、橙子、桔子、大梨、石榴等水果,橙子和桔子还都是绿皮,沈氏每样都买了一些,还有月饼,沈氏也说城里的肯定比乡下的好吃,所以也买了不少。说给老爷子那送去尝尝。

晚饭后,子福就急忙忙地带了子禄、子晴、子寿,四个人,拎着一大篮子松塔,到老房那边的水塘边,到那一看,已经聚集了一大堆人,还有不少大人,子萍,秋玉、秀英、秀水、萧足生他们都来了,子晴走到塔边,塔底是碎砖头搭的,直径有一米多,有一尺来高,专门留了一个洞口,再往上就是瓦片叠加上去,越来越小,塔顶就封合了,子晴看塔里还堆了不少松塔,塔身居然比一个人还高,没用任何的粘土粘合,只是单纯的叠加,子晴觉得这还真需要一定的技术。那么多的孩子都在旁边唱着、跳着、做着各种游戏,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轻松的笑容。

月亮爬上来了,有人喊:“烧塔开始。”话音刚落,就有人点着了洞口的松毛,火越烧越旺,直至最后塔身全红了,大家欢呼起来,自发地以火塔为中心,围成一圈,又唱又跳的,直到塔身的红光渐渐退去,大家才意犹未尽地散开,活动才算结束。子晴玩的很开心,四个人沐浴着月亮的清辉走在回家的路上。

“大哥,此情此景,你背一首月亮的诗来听听。”子晴说。

“好,大哥想想背哪一首。”子福想了一会,说:“就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吧,我最喜欢的,咱镇上就有一条小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子福的声音抑扬顿挫的,极富乐感。

“大哥,真好听,我长大也要读书,也要背诗。”子寿说。

“是吗?那大哥现在就教你背吧。床前明月光。。。。”

子晴想,这是唐朝的诗啊,历史究竟在哪拐的弯呢?也没法找到地图看看版图是否差不多。

回到家中,曾瑞祥和沈氏坐在房门口等他们,沈氏在房门口摆了一个方桌,上面供着两个大柚子,两个大石榴,一碟月饼,一碟花生,子晴正好有点饿了,伸手就去够月饼,被沈氏一巴掌拍了,原来这是给月亮婆婆上供,不可以偷吃的,要到第二天早上才可以收起来。

沈氏说大家还没吃月饼,也没吃柑子,就陪月亮婆婆一起吃一点吧,说完进屋里取了些出来,子晴发现这月饼很好吃,薄薄的,里面有枣泥馅,有红豆的,还有一种咸的,有一层猪油,特薄,不像子晴以前吃的月饼都厚厚的,柚子也不错,子晴把所有的水果籽都留下来,准备全都埋到土里去,尤其是子晴前两天埋梨子籽时,发现原来埋的四个桃核居然出来了三棵小芽苗,子晴甭提有多兴奋,立马告诉了家里的人,本来是不想说的,可是子晴怕他们当杂草拔了。

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赏月,曾瑞祥说,该准备盖房的事宜了,明天先找几个堂弟去伐点木头,这季节干得快,把地里的黄豆收了,就可以着手了。图纸他已经画好了,子晴一听,就要看看,因为太晚才作罢。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