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势力方张(1 / 2)

 这些多数以普通徒附组成的盗贼的战斗力,哪能和久经训练的士卒或者深山里常年血战幸存下来的氐人战士相比。

经常一个什的士兵就可以杀掉数十名盗贼,自己却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至于那些阳奉阴违的下级官吏,李归正好借这个机会将他们尽数赶出了官府。

虽然李归麾下现在人才缺乏,但是只治理四个县还是可以应付的。

虽然遭受了一连串的沉重的打击,但这些豪族还在苦苦支持,他们觉得还有希望。

这些豪强的所有信心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的,那就是李归是一个外来者,缺乏本地人的支持。

这在正常情况下确实是获胜的不二法门。

历史上整个东汉末年,除了曹操以外,包括孙权、刘备在内的所有外来诸侯,都没能在和地方势力的交锋里真正取得最后的胜利。

但是李归以一种罕见的手段直接改变了这个前提基础。

当多达四万五千人的庞大移民队伍出现在汉中各地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其实就连李归自己都惊呆了。

这才几天啊?怎么人又多了一倍啊?

苍天啊!大地啊!这么多人可怎么安置啊!

但李归很快就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这些新移民是绝对不会鸟那些地方豪强的,李归的政策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救命稻草。

谁敢破坏他们的好事,谁就是他们不共戴天的仇敌。

他们对李归的忠诚已经不可动摇。

而在他们的带动下,本就跃跃欲试的汉中的贫苦百姓再也不顾豪强的威吓,也积极地加入了李归的阵营。

而且这些人里还有不少的关中、凉州地区逃到山里的汉人,他们带来了李归急需的各种技艺。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豪强终于不再倔强,无奈的向李归低下了曾经傲慢的头颅。

李归也不过分强迫,他用相对合理的价格购买了这些豪强拥有的有真实凭证的土地。

反正他知道金银铜钱在不久的未来,想赚多少就可以赚多少,再说了现在大部分的土地已经不再需要出钱来购买了。

至于“民以食为天”计划所需的粮食,从赵家和其它灭族的各家豪强那里收刮来的不下一百万石的粮食就是坚实的保证。

到了十月,李归已经基本完成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

而矗立在原野上的四百多座坚固的坞堡标志着李归的汉中统治的彻底稳定。

而李归厚颜无耻的将今年的收成全部收归了自己所有,使得几乎所有人的每一顿饭都掌握在了他的手里。

也就是说,这些被授田的农民明年才会有自己的余粮。

而李归的手里已经有不下三百五十万石粮食了。

扣除保证人民吃饭的粮食,大概还有两百万石的结余。

李归一瞬间有了世界首富的感觉,但是段宁狠狠地嘲笑了他。

一石粮食和平时期,贵的不过七八百钱左右,便宜的只有三四百钱。

而当年倒台的大将军梁冀的财产,光朝廷变卖所得就不下三十亿钱,实际只怕不下百亿。

而当今的顶级豪门袁家,轻易可以聚集上万甲士。

李归听了只当没听见。

开玩笑,那是和平时期的粮价,你很快就会看到什么叫天价粮食。

哥这才是开始,哥现在还在路上呢。

就在李归在老四县地区大展拳脚的时候,李冰在新成立的南乡县的治理工作也在顺利的进行着。

这个时代的西乡盆地人口稀少,唯一的城池就是已经半荒废的平西城。

但就算是面对这样恶劣的条件,李冰的心里依然火热。

他知道这既是李归对自己的一次考验,又是李归给自己的一次机会。

这个年轻人看着好像秀气的大男孩,阳光的笑容更是十分有亲和力。

但是在这欺骗人的外表下,是一个深谙治人之道的权场老手,而且并不是一个心软的人。

他比那看似阴沉的段宁要危险得多,但也更加知人善任。

李冰一点功夫也不想耽搁,他迫切的需要作出些成绩来给李归看看。

但是只凭他自己带来的两百余名手下和南乡这不到七千居民是绝对不成的。

李冰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南下阆中等地,招募贫苦的賨人同胞北上,一起建设新家园。

然后李冰的目标盯上了汉中最大的盗贼——活跃在城固县城和平西城之间巴山深处的黄长。

这个黄长来头可不小,早在熹平二年(公元一七三年),就已经是五斗米道的重要人物了,也率部参加了去年马相的大起义。

在起义失败后,他不愿意向张修屈服,独自率部退到了这南乡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