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踏上归途(1 / 2)

 陈仓城头,奉命留守的董卓,满眼都是嫉妒愤恨的看着远处威风八面的追击叛军的皇甫嵩所部。

自己为什么不如他?自己精通兵法啊,为什么就是比不上他?

终有一天,要叫你跪在我面前。

但是此刻的董卓自己都不知道,属于他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这场无比惨烈的陈仓之战也是东汉朝廷的正规军最后一次出现在战场上,留下了一曲荡气回肠却又让人无比伤感的时代挽歌。

而韩遂在败退的路上,终于忍耐不住派人杀害了叛军名义上的首领王国,打算另外扶植汉阳郡的名士阎忠作为首领。

但是这次韩遂失算了,阎忠虽然不忠于东汉朝廷,却也没打算和他们这些人为伍,愤然绝食而死。

这次失算的代价是如此巨大,大到韩遂承受不起。

其他人认为阎忠也是他杀的,韩遂一再杀害首领的举动,彻底的激怒了其他叛军首领。

他们联合起来反对韩遂,而很多原来依附韩遂的人也叛离了他,长达数年的残酷内斗爆发了。

这一场内斗不仅让韩遂损失了大量的兵力,更让他的威望大减,他占据关中、进军中原的梦想破灭了。

一直到他死去,他也没能踏入长安——这座他魂牵梦绕的名城一步。

而在秦岭深处,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这次战争中去,李归却在这一次的战争中得到了巨大的收获。

他不但抓住时机掌握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部队,还通过对这一战结果的准确判断,彻底奠定了自己在军中的威望。

在这乱世里,有一个能体贴大家、让大家吃得饱的首领当然好。

但是一个有着非凡军事才能的首领却可以让大家活的更久一些,这一点对于这些士兵来说更为重要。

现在来自韩遂的威胁算是彻底解除了,那么这支部队该何去何从,所有人都在等着李归拿主意。

李归并没有着急做出决定,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首先,他将部队集合到一起,说道:“我李归言而有信,现在战争结束了,不愿意追随我的人可以结伴离去了,我绝不阻拦。”

片刻冷场之后,一名金城籍的屯长越众而出,说道:“我一家老小都在金城,实在是不能留下来追随将军。宁可死在路上,我都要离开。”

李归笑道:“哪有那么严重,这次是我对不住你们,我李归给大家赔罪了。”

陆陆续续的,包括文山在内有百余人都站了出来,绝大多数都是金城人。

李归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根长矛、二十斤粮食,送他们踏上了回家的归途。

段宁对李归的这个做法十分不满,他担心这些人泄漏此地的秘密。

但出于对李归的尊重,他并没有公开反对此事。

这些人大部分都死在了路上,但还是有一小部分人历经艰险回到了金城郡。

从这些人嘴里成功英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经受不住这个打击,病倒了。

他的敌人们借机在韩遂面前对他大肆攻击,但是韩遂都不为所动。

为了表明自己对成功英的支持,韩遂将他提拔为中郎将。

成功英对韩遂的恩情铭感五内,终于可以坦然面对李归叛逃这件事了。

当他再回到军营的时候,已经平静的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只不过有些细心地人会发现,成功英练射箭的靶子上从此多了一个人的图像。

那是李归的图像。

他对韩遂有多感激,对这个人就有多愤恨。

而另一个出人意料的变化是文山,这一系列的磨难让这个原本的纨绔子弟成熟了。

李归这个人让他无比愤恨的同时又让他非常钦佩。

他一个大字不识的野人能做到的,我为什么做不到?

文山主动申请从一个什长做起,将他这段时间从李归身上学到的一切按照自己的理解施行。

总有一天,他要将李归加于他的伤害原样奉还。

李归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统计家里还有亲人的士兵,然后将他们的家庭所在画了一张草图。

但是统计的结果出乎李归的预料,八百多号人竟然只有一百四十多人想回家看看,还几乎都是武功、郿县两地的人。

军官里更是只有他和王虎想要回家看看。

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

首先,李归队伍里凉州人占多数,他们知道部队根本不会去凉州,对填这个当然没有兴趣。

第二,关中的人多数被抓时已经是家破人亡,家都没有了,回去还有什么意义呢?

第三,有些人不想让部队经过自己的家乡。

毕竟在这个时代,兵和匪对于老百姓来说几乎没有区别,或许,匪比兵还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