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自己想办法(2 / 2)

风雨大宋 安化军 3647 字 2019-07-21

到了杜中宵面前,那和尚上前行礼:“老衲法净,见过学士。”

杜中宵见这和尚慈眉善目,一副老好人的样子,便就猜到他是寺里的知客之类。到寺院去的人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这算是专门人才。

回了礼,杜中宵道:“大师,听说你们托旁边那位孙然铸一口铜钟,不知可有此事?”

法净双手合十:“回学士,确有此事。寺里先前给了他五十贯定钱,原约定好此月交货,不想事情起了变故。孙施主不合干犯律法,被罚在官府作坊做事,铸不了铜钟了。出家人与人为善,本寺不难为孙施主,只要他把五十贯的定钱还回来,此事便就了结。”

杜中宵道:“适才孙然说,定钱都买了铜器,被没了官,还不了定钱了。”

法净道:“官人,孙施主要么还我们定钱,要么按时给我们铜钟,是不是这个道理?又不给钱,又不给钟,本寺只能报官了。”

杜中宵道:“你报官有什么用?他现在已被收押。我看这样吧,你们寺里再出些钱,买足够铸钟的铜来,让孙然依前铸口钟给你们,了结此事如何?我这里做主,允他带着家人做这件事。”

法净犹豫了一会,道:“若是学士做主,此事倒也可行。只是几百斤铜,只怕一时买不齐。”

听了这话,杜中宵不由皱起眉头。他只知道孙然给和尚们铸铜钟,却没想到这么大,几百斤重。若是这样,孙然那厮必然说谎,没收的那点铜哪里有几百斤?

想了一会,杜中宵道:“大师,几百斤重的铜钟,未免太大”

法净道:“本寺数百僧众,占地数亩,不是这么大的铜钟,做不到人人听闻。”

杜中宵转身,问一边站着的孙然:“几百斤的铜钟,你真能铸出来么?不要大师们收了铜来,你却铸不成,我如何跟大师们交待?”

孙然拱手:“不瞒官人,小的以前铸过大钟。只要有铜,必能铸出来。”

杜中宵点了点头:“好,那便这么定了。大师,你们寺里出钱,去买铜来,让孙然铸钟。若是相州一时收买不齐,可到旁边的潞州。那里是大州,买起来应该不难。”

法净面现难色,犹豫了一会才道:“不瞒学士,小寺在相州,得前任知州应允,可以铸铜钟,可以在本州买铜。铜是禁物,若是没有潞州的官员应允,怎么敢去那里收买?”

市面上有铜器卖,但铜本身是不允许随便买卖的,是禁榷之物。慈源寺是大寺,相州本地对他们有优惠政策,旁边的潞州可未必。而且潞州是转运使司所在地,管得更加严一些。

杜中宵看着法净,淡淡地道:“此事你们自己去想办法,不必问我。”

说完,再不理法净,专心看着不远处安阳县尉带人忙碌。

铜难买到,铜钱却容易。虽然河东路用铁钱,但并不像川峡一样,禁止使用铜钱。一足贯铜钱五六斤,几百斤铜不过是几十贯铜钱而已。此时铜钱的价值不高,经常有人把铜钱化了铸铜器,就不信这些和尚们想不出这个办法。当然这是违法的事,因为现在铁钱工艺上来,杜中宵懒得理而已。

一是铜禁,再一个市面上的铜钱太多,导致铜钱的购买力太低,本来就是不正常的情况。杜中宵跟其他的官员不一样,如果有机会,他还想改变这种状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