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诸子百家,唯我纵横(2 / 2)

“不,我亭长啊~我掌管十里地呐!怎么能与他们为伍,我应该做那边。”说着刘邦朝左边走去。

“哎哎~!你给我站住,亭长是没有品级的,和普通老百姓一样,你应该坐那边,费什么话呀,这是。”那文官赶紧起身,将刘邦拦下,同时指了指身旁的牌子,道“你看看,非诚勿扰,您要是不想来,那就赶紧离开吧!”

“哈哈!”看到刘邦跳梁小丑一般的闹剧,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刘邦被人指指点点,颜面尽失,只好畏畏缩缩的朝右边走了过去。

只是经过刚才的闹剧,坐在右边的黔首们,已经对刘邦这个“高高在上”的亭长大人心生不满,各个不愿意与他共座,再加上右边的座位,本就已经十分拥挤,刘邦左遛右跑,居然没能找到座位。

就在众人准备看刘邦出丑的时候,只见刘邦居然露出一副无所谓的从容模样,走到席座的后排,找了个还算空旷的角落,不顾地上的尘土,一屁股做了上去。

在场所有人,坐的都是席榻,而刘邦孤零零的坐在地上,却丝毫没有什么羞耻之色,一代枭雄的城府脸皮,当真无敌!

紧接着刘邦忽然注意到醉酒初醒的易小川,想起之前他设计陷害,将易小川和高要,充当徭役的事情,刘邦神色顿时变得躲躲闪闪起来,易小川“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要不是考虑到此时的场所,恐怕他会第一时间,冲上前去,与刘邦拼个你死我活。

因为林川的搅和,易小川从一开始就认清了刘邦的小人嘴脸,不仅如此,他也没有像神话原著中一样,和刘邦结为兄弟,此时此刻,易小川与刘邦之间,只有仇怨,没有交情。

这时,举贤堂门口,忽然出现一位丰神俊朗、气度博雅的白须老者,一身素朴低调的绸缎长袍,乍一看并不醒目,但穿在他身上,却有一种别致独特的韵味。

“敢问阁下,是何姓名,来自何方?”执笔文官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物,看到对方浑身内外,自然弥漫而出的超凡气度,低调内敛,却不失华贵的服饰,立刻摆正姿态,颇为恭敬。

“鬼谷纵横,老夫王诩!”这老者轻捻长须,神色淡然的回道。

“纵横?鬼谷??……您是?莫非……您就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鼻祖,鬼谷子先生!”执笔文官吓得毛笔,都掉在地上,一脸震惊的待在原地。

西游世界的南赡部洲大陆,与后世历史颇为相似,夏,商,周,春秋,战国……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百家争鸣,同样曾经出现在这片人间大地上,老子、鬼谷子、庄子、孔子、墨子、孟子、……皆是开宗立派、名传千古的绝代人杰。

哦!值得一说的是,这诸子百家中,道家老子最为特殊,因为他乃是西游世界的三清之首,天道圣人——老子!当初封神大战后,圣人老子,以道家名义,传下诸多经典,学说,成就道家传承。

因为天道圣人的存在,使得道家在诸子百家中地位超然,而剩下的百家诸子,本都是合体巅峰高手,得道统气运相助,成就人仙之体。

论及诸子百家的影响力,当以儒墨为首,纵横家、阴阳家、兵家,虽然在影响力上稍逊一筹,但本身的学说传承,比之道儒墨三家,各有千秋,分毫不弱。

依靠道统气运,强行凝聚而成的人仙之体,颇为特殊,虽然修士在实力神通方面,犹胜寻常人仙,但寿元方面,却与寻常人无异,……

这样的局限,也就导致千百年过去,曾经辉煌一时的百家诸子,纷纷老去,时至今日,孔子、庄子、墨子、孟子、列子……等等绝世圣贤,纷纷故去。

可此时此刻,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诩,居然还活着!

“诸子百家,唯我纵横”,纵横家无比神秘,门下弟子极少,传承隐蔽,但每一位出世的鬼谷弟子,皆身怀经天纬地之才,苏秦、张仪、孙膑、庞涓,……随便一位鬼谷弟子,都是左右天下局势的伟大人物。

五行阴阳开天地,纵横捭阖定生息。

诸子百家称世纪,奇门鬼谷俱真经。

今时今日,就在大秦帝国统一天下,制霸寰宇之际,纵横鼻祖的出世,意味着什么?执笔文官,隐隐猜到什么,但仅仅只是这一点只鳞片甲,就让他有些动容、窒息、石化!

“请问,请问……”见执笔文官一动不动的呆滞模样,鬼谷子轻声唤醒对方,那文官猛然惊醒,猛地从座位上站起,用无比崇敬的目光,望着鬼谷子,道“晚辈陈咏,家父乃法家韩非子之记名弟子,陈远,今日得见前辈,三生有幸!”

“小友,原是法家门下,幸会幸会,不知老朽如何落座?”鬼谷子即使面对这位“晚辈晚辈的晚辈”,也没有露出桀骜之色,而是面色平和的询问。

“哦!在下失礼,先生请左边上座!”说着陈咏赶紧起身,不顾鬼谷子身后的众多来宾,亲自为鬼谷子带路,一副鞍前马后的“奴仆嘴脸”,而周围众人,听到鬼谷子的身份,同样面露震惊尊崇,一时难以自拔。

在场之人,无论是博览群书的儒士,昔日高高在上的六国权贵,身怀绝技的奇人异士,面对号称“千古奇人”的祖师级人物,都很难保持冷静。

被儒生尊为圣贤的至圣孔子,与鬼谷子同辈,杀伐铁血的兵家将帅,在鬼谷子面前,更是平白矮了一头,因为兵家学说,是由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发扬光大……即使是昔日的权贵,面对鬼谷子这样超然物外的绝代圣贤,也是推崇备至,景仰万分!

都说孔子门人三千,但真正有名可查的只有七十二贤人,其中为人所熟知者,屈指可数,而真正有所大作为,大贡献者,不过二三。

然而鬼谷子的弟子,却在战国时期,屡屡登上历史的舞台,左右历史方向,把握国家命脉,相传鬼谷子有五百弟子,其中为人所知的亲传入室弟子,有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四人。

商鞅、毛遂、范蠡、甘茂、乐毅、要离、范雎、蔡泽、邹忌、郦食其、司马错、蒯通、黄石、公孙衍、李牧、魏僚、吕不韦、李斯、徐福……等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居然都是鬼谷子的记名弟子,不记名弟子。

这些弟子,大多兼容并蓄,道家、纵横家、阴阳家、兵家、法家,皆有涉略……由此可见,鬼谷子除了自创纵横学说之外,还精通诸子学问,当之无愧的千古第一奇人。

看到陈咏一个人,忙前忙后,对鬼谷子前辈,大献殷勤,在场所有人,皆羡慕万分,甚至跃跃欲试,想要趁机与这样的圣贤前辈亲近。

就算是地痞无赖出身的刘邦,未来穿越者的易小川,远远望着鬼谷子和蔼仙气的神采,亦有些按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