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临城下(2 / 2)

这时,掌钵龙头站了出来,质疑道但是若我丐帮与明教联手。明教势大,我丐帮岂不是要沦为明教部曲这话顿时点在众人心坎里,毕竟以明教的强势,他们区区丐帮,根本就有没有多少话语权。

陈友谅轻笑一声,解释道掌钵龙头此言差矣,我丐帮历代帮主,哪个不是抗击鞑虏的爱国志士。救国岂能惜身,如今世间风云变换。我丐帮中人,怎能因个人小利,置天下黎民于不顾

这时掌棒龙头,发话道诸位请听我一言,如今明教大势已成,若不出意外。等元兵尽除后,明教教主林川,必会收服打压各方起义势力,并趁机登基为帝,我丐帮若不趁此时拥护

掌棒龙头并未继续往下说。不过在场之人,早已明白他的意思,若现在拥其为主,日后统一天下,大家伙说不得还会借着从龙之功,成为一代开国功臣。

但若自立门户,等明教打退元朝,到时候就是秋后算账的时候,众所周知,如今明教才是抗击元兵的绝对主力,各地起义军声势虽大,但无论是面对元朝,还是明教,都只是一介卑微蝼蚁。

识时务者为俊杰

掌棒龙头的话,让大家对依附明教的反感大减,而林川接下来的一句话,则让众人为之疯狂。

明教教主林川,与我达成协议,只要我丐帮兄弟与明教齐心协力,从此丐帮与明教不分彼此,有功赏有过罚

驱逐鞑虏驱逐鞑虏驱逐鞑虏热血激昂的口号,登时在这处宅院上空,久久回荡。

自从丐帮归附后,接连数月

天下起义势力,在林川振臂一呼下,对摇摇欲坠的朝廷,发动了极为猛烈的总攻,全国各地的元朝城池衙门,几乎在同一时间遭到了大批抗元义军的攻击。

昔日的蒙古铁骑,固然骁勇善战,常胜无敌,但是这些年来,元朝官员只顾欺压汉人,各种苛捐杂税,酒气财色,已然让勇悍无畏的蒙古勇士,逐渐消磨意志。

面对如狼似虎,战力强悍的汉人起义军,蒙古朝廷的主力军队,即使有宰相脱脱运筹帷幄,依旧只能节节败退。

在林川明教的节制下,凯旋大胜的义军们,打着明教的旗号,军纪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一旦发现,有想要浑水摸鱼的宵小之辈,第二天就会被明教天香楼探子,斩首示众。

民心拥护,兵多将广的明教,以星火燎原之势,占据了大片江山领土,整个北方中原,尽入明教之手。

此刻放眼天下,唯有盘踞江南一带的张士诚,方国珍,东南小股起义势力,相互勾结,始终不愿降服明教,

如今的朱元璋,早已看出林川等明教高层对他隐怀敌意,随着战局的日益稳定,朱元璋渐渐发觉,明教已经对他这股势力,有所行动,准确的说是,杀心已起。

张无忌留书出走,后被人重伤,送回武当山,郁郁不得志的朱元璋,更是无所作为,甚至还察觉到明教对自己的忌惮和杀意,迫于无奈,他只好率部脱离明教大军,归附江南张士诚麾下。

林川对朱元璋的叛逃,毫无惊讶,此时他要先将元朝彻底灭亡,至于南方的那些豪强霸主,等自己腾出手来,再逐一清算。

于是明教军队集结兵马,攻陷重重城池,来到元朝大都,兵临城下之际,林川单枪匹马,亲入大都汝阳王府。

此先汝阳王父子,因剿敌不利,被元顺帝撤下所有兵马大权,赋闲在家。从灵蛇岛归来,赵敏得知此事,便急匆匆地跑回大都,探望亲人。

在亲情与爱情的艰难抉择中,赵敏还是选择了爱情,这几月里,赵敏只是安静地呆在林川身边,每逢战事,从不献计献策

林川对她这番举动,颇为感慨,身为蒙古贵族的赵敏,竟然甘愿背弃国家,背弃民族,背弃亲人,仅仅只是为了他这个花心男人。

元朝大都,城破在即,林川为了却赵敏的顾及牵挂,孤身犯险,为的就是将汝阳王父子两人安然带出。

大都,汝阳王府

林川一身蓝白长袍,站在王府院中,负手而立,王保保部下十八番僧,阿大,阿二,阿三,鹤笔翁鹿杖客等等王府高手,皆浑身是血,惨死林川脚下。

原本防卫森严的汝阳王府,府内上下,皆是毙命而亡的王府武士,这些皆是林川一人手笔,看着满地是血的场景,林川心中幽幽感叹,若不是这些人皆是元朝死忠,将这些高手收为己用,也未尝不可。

王爷我林川今日绝无恶意,只为安然带你父子离开这是非之地林川走了几步,来到王府书房门前,朗声劝道。

此时王府中奴仆四散而逃,丫鬟女眷蜷缩在王府各个角落,唯有汝阳王父子,还有赵敏与王保保生母汝阳王妃三人,呆在王府书房。

王保保偷偷的瞄了一眼,门外云淡风轻的林川,对父亲劝道,爹这林川是明教教主,更是妹妹的的好朋友如今元朝大势已去,他日林川改朝换代,登基称帝,到时候咱们家

啪啪~

汝阳王赏了儿子两个耳光,怒目圆睁的大吼道,你这废物,竟敢说出这等混账话来,你也知道林川日后定会称帝啊你也不想想,敏敏身为蒙古人,却成了汉人的妃子乃至皇后,面对天下人的非议,她又该如何自处

这这这王保保皇亲贵胄的美梦,瞬间被父亲无情戳破,一时楞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看到儿子如此不成器,威猛高大的汝阳王,仿佛老了十多岁,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叹息不语。

未完待续。

:  感谢书友buhui无奈的打赏支持~感谢书友競競聽風的打赏支持~感谢书友djwlhx的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