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剑指京城(2 / 2)

喝完了美酒之后,李儒沛对着崔安潜等人开口了。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南方道大行台府就拜托诸位了,某相信,不要多长的时间,某和你们就可以在京城长安见面了。”

李儒沛的信心在这一刻爆发出来了,冬日的阳光,看上去让人温暖,阳光照在了李儒沛的脸上,熠熠生辉,让众人突然有了顶礼膜拜的心思,只不过他们清楚,李儒沛是不喜欢这种跪拜模式的,可李儒沛真正登上皇位的那一刻,他们是一定要按照君臣礼仪跪拜的。

大军开拔,作为前军的指挥官,高驰邦照例给李儒沛禀报行程安排。

“禀大帅,前军计划用五日之时间抵达河南府,属下计划用两日之时间,拿下整个河南府,拿下河南府之后,前军直接进军东都洛阳,属下计划用两日之时间,拿下东都洛阳,从东都洛阳前往京城,最为重要的关口就是潼关,属下计划用三日时间拿下潼关,加上中途行军之时间,半个月的时间,前军抵达潼关,等候大送中军的到来。”

进攻或者是进入京城,这是最为重要的时刻,李儒沛肯定是需要亲自参与的,这是至高无上权威之象征,其他任何人都是不可能代替的。

“知道了,高副帅,一路行军多多注意,尽管说神策军战斗力一般,不过还是要注意北方的藩镇,河南府、东都洛阳,本不应该是藩镇染指的地方,可铁血军大军北进,动作很大,或许北方的藩镇会有一些行动的。”

“属下遵命,属下期望北方藩镇能够在此刻动手,如此属下正好剿灭他们。”

李儒沛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高副帅有此等的自信,某是放心了,不过某还是那句话,路要一步一步走,如今铁血军之重点,是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至于说北方藩镇,那是下一步考虑之事情,某也是以防万一,按照目前之局势,藩镇是不敢出手的,否则铁血军倾巢出击,他们根本无法抵抗,真正强悍的藩镇,距离河南府还有一定之距离,长途奔袭,面对养‘精’蓄锐之铁血军,他们应该知道结局是什么。”

前军两万将士行军速度快一些,中军人数众多,速度自然是慢一些,不过前军和中军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五十里,这点距离,对于骁勇的铁血军将士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就算是前军遭遇危险,救援也是非常快的,再说两万铁血军将士的战斗力绝不一般,除非是北方藩镇联合起来,否则就算是李克用麾下的鸦儿军,也不敢轻易攻击铁血军。

襄阳距离东都洛阳和京城长安的距离都不是很远,而且李儒沛很清楚,此次的进攻很大程度上是对北方的震慑,真正的厮杀极少,河南府内的驻军,不敢和铁血军抗衡,应该是望风而降,驻扎在东都洛阳的神策军,更不是铁血军之对手,不会有多大规模的抵抗,他们都知道阻挡铁血军的洪流,就是螳臂当车。

至于京城长安的情况,也不应该有多复杂,唯一的变数是杨复恭,不知道杨复恭会有一些什么动作,若是杨复恭识趣,尚能够保住身家‘性’命,若是搅‘乱’京城之局面,甚至引发京城长安之破败,李儒沛就绝不会放过李儒沛了。

十天时间过去,铁血军进展之神速,超出了李儒沛的想象。

铁血军进入河南府,河南府刺史和知府率领所有官员出城迎接,献出了地图,铁血军没有遭遇到任何的抵抗,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开封城。占据开封之后,高驰邦带领前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抵达了东都洛阳,驻守东都的神策军,闻风而逃,放弃了东都洛阳,沿着潼关方向,拼命朝着京城的方向撤退,高驰邦命令朱温驻守东都洛阳,亲率一万大军追击,抵达潼关的时候,驻守潼关的军士没有丝毫的犹豫,马上投降,这让高驰邦很是不爽,率领两万大军,马不停蹄的奔‘波’,结果没有一次厮杀,就连小规模的厮杀都不存在。

原来计划用半个月的时间,铁血军攻占潼关,结果仅用十天的时间,就占领了潼关。

京城长安已经在眼前了,若不是要等候李儒沛和中军到来,高驰邦甚至会率领一万大军,直接朝着京城长安而去。

李儒沛也有些措手不及,想不到大军如此顺利就占领了潼关,看来杨复恭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或者说想不到铁血军的行动如此之迅速。

接到高驰邦的禀报之后,李儒沛加快了行程,率领五万大军,朝着潼关方向快速前进,留下三万大军在后面护送粮草。

进入潼关的时候,看着雄伟的潼关,李儒沛有着太多的感慨,‘激’动之余,他禁不住念出一句诗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不出意外,三日之内,李儒沛就可以进入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