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罗马换君士坦丁堡(1 / 2)

 信誉是个无价之宝,在李捷这儿,君士坦丁四世信誉已经成负数了估计就算他对着上帝发誓李捷都不会再信任他。

可这一封降书上,署名的却不光是君士坦丁四世,在旁边还附名上了元老院两名执政官,一百多位高阶议员的名字,这个现象可就非同寻常了,要知道这时候的东罗马皇帝在权力上照比屋大维,五贤帝时期又进了一步。

现在可不是民主市民可以公然反对罗马独裁者称帝的时代了,虽然东罗马帝国仿照古罗马制度也设置了元老院,不过却根本是个样子货,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权利的,不论执政官还是议员们许多时候是个假观众与人形图章,在皇帝有什么决议时候负责鼓掌就行。

取代元老院来统治国家的则是皇帝御前议会,由一名执事长官,若干大区总督,军队司令,司法大臣还有君士坦丁堡市长等高级官僚组成,他们几乎都是皇帝亲信,东罗马帝国的大事小情一般都由他们来处理,就算署名也应该是执事长官马尼乌斯等人在下面署名,还轮不到元老院的议员。

可如今一百多个名字确确实实的出现在了这封降书上,那就是说此时御前会议的权利至少有一大部分被元老院夺了回来,鉴于局势的动荡,君士坦丁四世也不得不向元老院进行妥协。

元老院的利益可是和全国土地绑在一起的,如果大闽撒出去的阿拉伯骑兵真在巴尔干半岛打上一年多的游击战,绝大部分元老赖以生存的田庄财富估计都得变成废墟,奥古斯都时代曾把三百人的元老院扩充到了九百人,目的是人数更多,意见更分散,更不容易形成对抗皇权的力量,可这九百人一旦真联合起来,罗马皇帝也束手无策。

就如同当初的查士丁尼大帝,罗马元老院高层和市民一同加入暴动,差不点逼得这位几乎恢复了古罗马帝国版图的伟大皇帝丢下皇位落荒而逃,如果不是名将贝利撒留刚好带着一支军队从波斯回来,说不定这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尼卡暴动就成功了。

可如今的君士坦丁堡,别说贝利撒留这样的名将,君士坦丁四世连皇家卫队都几乎在安条克城下丢光了,如今他赖以维持统治的军队要么是从保加尔人那新雇佣的卫队,要么是来自希腊,马其顿,这两个地方可都是元老院的势力聚居地,那么出现当前情况,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与大闽妥协真出于这些元老的意思,那么这份降书在诚信上就有了保证。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李捷都兵临爱琴海了,他要的可不是东罗马帝国割地赔款那么简单,而是君士坦丁堡还有整个罗马帝国作为他帝业的巅峰,这份降书中罗马元老院开出的条件就是大闽停止袭扰,把阿拉伯强盗撤回沙漠中,而元老院将恭迎李捷与安娜夫妇进入君士坦丁堡称帝,承认他们为合法的罗马皇帝!

至于君士坦丁四世,他也不想坐以待毙,他开出的条件是意大利,君士坦丁四世要求大闽恢复西罗马帝国,迁移他统治罗马,封他做西罗马皇帝,那他就将君士坦丁堡还有整个巴尔干半岛拱手相让。

能兵不血刃的夺下君士坦丁堡,对李捷来说的确是个很大诱惑,毕竟这座建筑在欧洲最东南的重城号称永不陷落之城,防御力的确够邪门的。

除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是有内奸带路,不论西北的匈人大帝阿提拉,还是东方的萨珊波斯,甚至扩张到鼎盛的阿拉伯帝国几次都没有打下这座城,直到中世纪末期,东罗马已经衰弱的仅剩下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零星几座城市,外无援军,内无粮草,还被罗马教皇算计,这才悲惨的被毁灭,攻破。

而且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可是率领水路大军二十多万,还携带有乌尔班巨炮这种恐怖的大杀器,城中守军才九千,绕是如此土军还攻城了两个多月,付出数万伤亡。

最后奥斯曼土耳其还是依靠买通******人控制的加拉太,从那里用巨木拖拽战舰进入金角湾,分薄了君士坦丁堡的防御力,而且守军出现失误,外围的贝拉克耐城墙的科克播塔门忘记了上锁,这才被突厥人冲进了城,拿下了这座屏蔽欧洲一千多年的盾牌。

虽然李捷自负比穆罕默德二世多了一千多年见识,而且闽军虽然没有突厥大军那种长五米多,有一个成人粗细的内膛,重十七吨那种堪称怪兽的乌尔班大炮,大闽火力却只能强于奥斯曼土耳其,不能弱于他们。

毕竟苏丹的大炮才六十九门,李捷光摆在金角湾对面的大将军炮就有二百多门,如果李捷愿意,摆在君士坦丁堡城下的大小火炮甚至可以超过两千门,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也绝没有达到十四十五世纪那种巅峰程度。

可,打仗就要冒风险,有牺牲,能兵不血刃进城,总比死伤数万,把君士坦丁堡打成一片废墟强,至于君士坦丁四世还有遗留下的元老院贵族以及其顽固势力,日后有的是手段收拾他们,完全不需要急于一时。

但,这些脸皮可以当挡箭牌用的元老院政客就可以相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