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春风不度(2 / 2)

要说干啥都不容易,光各种型号的相机镜头就带了两个小箱子,内存卡都不是论条,而是论盒,三盒!现在洪涛有点明白她为啥喜欢体育运动了,那些器材既多又重,没点体育底子还真背不动。

又是六天前的那一套,把车辆摆成造型、人在车边、车里摆出各种造型一通咔嚓,这次洪涛逃不掉了,他是头车的主驾驶。

不光要积极摆造型,还得穿上某个赞助单位的摄影坎肩、戴上另一个赞助单位的帽子、拿着又一个赞助单位的运动饮料,不用时时刻刻穿,但刘若霜说了,在几个重要标点拍照时就得穿戴好。

洪涛一琢磨,那还是穿着别脱了,来回来去换衣服玩挺没意思的。好在刘若霜找的这些赞助单位还算靠谱,东西质量也凑合,穿戴起来没什么难受的。

这一顿折腾下来,又是将近一个小时,等吃完早饭正式出发时反倒没几个人送了,那帮人全回去睡回笼觉了,再去叫一遍早,估计得挨骂。

洪涛驾驶沙漠黄当头车,于亚楠当副驾驶兼导航员;格洛丽亚驾驶另一辆蓝色跟随,刘若霜当副驾驶兼摄影师。两辆车一前一后驶出敦煌市区,先上314省道向西,大概半个多小时之后再上旅游公路向北,直奔玉门关景区。

这段都是柏油路面,大早上的车也很少,洪涛始终保持着七八十公里的车速,稍微有点小坑小洼不减速直接冲,正好让车辆悬挂系统热热身。

但除了路面之外,两边全是一片灰黄色,除了远处的山影基本没有任何景色,即便已经快进入夏季了,可绿油油的草一点看不见,全是低矮的灌木类植物,不能说枯黄吧,反正也没什么绿色,看上去很萧瑟。

大概一个半小时左右玉门关景区到了,这里有个牌楼似的大门,必须买票才能进入,一个人四十块钱。

“啊,这就是你说的古代堡垒?”这一路上洪涛可没少和于亚楠吹嘘中国古代的军事建筑,长城、山海关如何如何结实,又是米汤又是鸡蛋清的,结果看到玉门关之后,不光于亚楠在撇嘴,他自己都傻眼了。

在一毛不发的平坦土地上,矗立着一座……不对,是一堆……也不对,应该是一块……巨大的黄土,背景是灰蒙蒙的天空和没什么色彩的太阳。

不是洪涛词汇量匮乏,他是真找不出合适的形容词。那是一块七八米高,满目疮痍,被风沙雨水严重侵蚀的黄土疙瘩,如果非要说是遗址的话,它是个比较规则的立方体。

“小于同志,人有衰老,建筑自然也有,它是公元前的建筑,至今为止一千多岁,能留下点骨头已经不错了。听我的啊,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但是,只要想夸,哪怕面前是一摊屎,洪涛也得说出几个优点来,比如说拉的时候怀着某种情怀,并反映到了形状上。再配上诗词或者典故,就更有说服力了。

“咔嚓、咔嚓……来来来,都站到机器盖上去,这个背景不错,趁着日出的测光让我多来几张……哎哎哎,你干嘛啊,还想一边搂一个,这不是给色情杂质拍封面,用不到那么亲密!”

搞艺术的人眼光肯定和普通人不一样,在洪涛眼里啥都不是,但刘若霜看着就挺高兴,经过她的一顿安排,两辆车和三个人都摆好了姿势,又是一顿咔嚓嚓。

但洪涛觉得吧,艺术也得靠钱堆。比如说站在机器盖上拍照,近百万的车啊,一下子上去三个大活人,车主不光心疼,还允许跺脚蹦高呢。如果换成自己,手上戴着戒指都不许摸,万一把漆磨花了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