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百舸争流(1 / 2)

 朱标站在自己父皇身前说道:“不说倭国,就刚才所说的高丽,他虽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却长期采用类似中原王朝的皇室制度,颇有“外王内帝”的感觉,文化上也与中原类似,儒学昌盛科举盛行律法齐全。”

“父皇,这些小国都已经不是当年的野人了,他们正在一步步的成长,我大明不弱于汉唐,但是周边的威胁却远强于汉唐之患啊。”

朱元璋皱眉沉思,朱标缓缓的讲述着自己对未来的担忧,不仅是对高丽,对倭寇和蒙古,朱标自然清楚中华文明真正被追赶超越的时候,明朝现在虽然还拥有领先的优势,但是并不高了。

华夏在战国时代就较早进入了封建大一统王朝时期,自秦汉起农耕文明、礼仪文化、科技水平等等都远领先于世界,足以吊打周围所有的野蛮人。

虽然汉唐在大规模组建骑兵、战法以及后勤保障这块相对来去如风的匈奴、突厥来说是短板,当这块短板随着国力的增长被补齐以后基本可以吊打对手,汉武帝北驱匈奴就是如此,唐太宗当上天可汗也是因此。

匈奴突厥虽然强悍,但是武器是青铜的都算是精良了至于战术就更不必多提了,而汉唐之时的冶炼技术可是远超世界各文明的,精良的铁质兵器,轻松的砍断对方的青铜武器,坚硬的铠甲衬托出对方皮衣的薄弱,高超的战术技巧可以把他们耍的团团转。

虽然匈奴和突厥也在积极吸取中原文明武装自己,虽然也有不少败类给他们运送茶盐铁器,但是这都远远不够,所以他们终究是覆灭了。

一代又一代的草原游牧政权不断吸收中原文明提升自己,和中原农耕文明差距越来越小。到契丹时期已经形成半儒家王朝的意味,在保持游牧特色和农耕文明并存的辽政权存在了两百多年就是明证。

而蒙古崛起三次西征建立起庞大帝国,蒙古灭国数量、地域之广无人能出其右。无数的文明被吸收,甚至在元朝建立后建立起不足百年的大一统中原王朝。

虽然元朝不算正规的儒家王朝,但是对于中原王朝的了解远超出其他游牧政权。所以蒙古诸部与明朝的差距几乎是不存在的,这和汉唐对匈奴、突厥等游牧政权形成文明、科技上的代差截然不同。

所以明朝立国仅仅80年就被重新强大的蒙古瓦剌部击败,土木堡战败后大明国力由盛而衰,其实土木堡的损失还在大明的接受范围之内。

只不过让大明对外敌的态度由朱元璋朱棣的积极进攻,以强硬的态度镇压外敌转变为被动地依托长城打造九边重镇防御,再也无法发动大规模的主动进攻,大明与蒙古攻守态势转变。

朱标的意思很简单,大明是要休养生息,但是并不意味着之后就老老实实的固守国土,而是应该积极外拓,当然不是说疯狂的穷兵黩武,就像现在的蒙古高丽和日本,他们都陷入了内乱,大明完全有能力在其中搅局。

在其各部之间实行扶弱抑强的政策,平衡各方势力,让其内战不断,等他们消耗的差不多了,当地百姓民怨沸腾的时候,再以天朝上国不忍藩国百姓受苦的名义插手其中,缓缓经营几十年,大业可期。

至于之后的让那位藩王去上任这无所谓的,现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东亚元灭明兴,高丽日本内乱不休,中亚察合台汗国分裂成东西两国,各自扩张。

西亚的奥斯曼帝国正在疯狂扩张,日益强大,攻占巴尔干半岛。东南亚小国林立,印度的王朝也在发展。

最具威胁的西欧已经开始了文艺复兴,虽然有黑死病的存在,但是西欧尤其是意大利的处于文艺复兴的中心,成果颇丰,教会依然强大,但是他的衰落已经可以预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