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七章 妻贤子孝(1 / 2)

 朱元璋叹了口气说道:“标儿你没在老家生活过,你不懂的,家乡就是咱的根啊!当年但凡有一点活路,咱都不会离开凤阳老家,实在是活不下去了,留在家只能饿死,咱这才出来了。山西现在好端端的,百姓疯了才会愿意离开,只能是让军队把他们一家老小都帮绑过去。”

朱标叹了口气,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晋朝的衣冠南渡,第二次是唐朝安史之乱时,大批北方居民南下逃避战乱,第三次,北宋末年到南宋时期,随着女真民族建立的金国占据中国大陆中北部,大批人口随着败退的统治者,迁居偏安江南。

如此就可以出来,中国的百姓是在多么恶劣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大规模的离开家乡,如今虽然过得都还不太好,但怎么说也是太平年代了,山东百姓们努努力也能让一家老小吃饱饭,怎么可能愿意去个前途未卜的地方。

但是为了大局也没有办法了,其他地方人口凋零,古代的生存条件恶劣,百姓们不抱成团是发展不起来的。

朱标开口道:“儿臣想亲自去负责这件事情,此时关乎重大,儿臣去各方也都能安心,地方的官府衙门也都会尽力办公,若是有什么问题也好迅速解决。”

朱元璋听完就皱起眉头:“不行,标儿,此时绝不可能办的漂亮,想让各方都满意就是圣人蹦出来也不好使,你去也只能踩一脚烂泥回来。”

朱标站起身跪在朱元璋面前:“这个儿臣是知道的,也都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此事关系重大,弟弟们年纪都还小,若是让臣子们去办,父皇恐怕也不安心。”

朱元璋说道:“你可知咱准备让谁去办这件差事?”

朱标想了想还真想不到:“儿臣猜不到,但是想来这个人的下场恐怕不会太好。”

朱元璋冷冷的说道:“一次强行迁移近十万人,最起码也会有数千人死在路上,老的老小的小,何况未必没有人被逼的造反起事,这样死的人只会更多,到时候必须要推出主事官员平息民怨。”

朱标脑中确实有了放弃的想法,毕竟此事一做,只要出了事他这个太子储君就得负责,后世史书上也会留下一笔。

自古无论是谁都极为重视自己的身后名,就怕被后人定在耻辱柱上,尤其是那些圣君更是爱惜羽毛。

但是朱标却不在乎,死都死了还有什么怕的,后人再怎么骂他也听不到。

朱标抬头看着自己父皇说道:“儿臣自幼得父皇爱重,九岁就被立为世子,十三岁被立为太子储君,至今虽有收复燕云覆灭北元之功绩,但儿臣深知此为父皇栽培,并非儿臣的本事。”

朱元璋不开心的说道:“这是什么话!北元又岂是是一般人能够覆灭的,你的本事别人不知道,咱当爹的还能不知道么?

朱标一听就笑了说道:“儿臣不是为了其他,确实想着儿臣去能做不少事,只要于国有利,儿臣踩一脚烂泥又何妨,父皇光脚踩着尸山血海不也走出来开辟了大明。”

朱标看老朱笑了就接着说道:“而且此事对儿臣也是极好的磨砺,儿臣自幼苦读,自成世子以来就经常跟着父皇翻阅奏章,越是看就越觉得纸上得来终觉浅,若是能到地方处理这么大的一件事,想来能学到不少治国治民的东西。”

朱元璋有些意外的看着儿子,他是一个强硬的人,也是个掌控欲极强的人,恨不得把所有的事情都解决。

想着咱把天下打理好了,再给儿孙们定下规矩,这样子子孙孙们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吃着富贵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