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零章 来啊,互相伤害啊!(中)(2 / 2)

所有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早晚有一天,老子会报仇的,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很久。

事实上,报复什么的还真如几人所想那样,正在展开。

陇西李氏的李睿在被放回去之后,第一时间把岐山县发生的事情向家主做了汇报,李氏家主也在第一时间通知了其它几家家主。

一时间,长安城风起云涌,崔氏两家与范阳卢氏、赵郡李氏四家家主再次坐到了一起。

“太不像话了,李家那小子竟然敢无视我等,这一回卢家非要让他受到教训不可。”卢氏家主像一只愤怒的公牛,红着眼睛拍桌怒斥李昊不尊礼法,目无尊长。

赵郡李氏家主阴沉着脸接过话头:“此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否则李某还有什么脸面去面对族人,两位崔家主,你们怎么说。”

“报复,必须报复回来。”清河崔氏家主想都没想,恶声恶气道:“李家的小子也太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如果我们不报复回来,这天下还有谁会在乎我们五姓七望。”

卢、李两家纷纷点头。

清河崔氏说的不错,李昊先杀人再扣押人质的行为就是在打他们几家的脸,而且还是正正反反来回的抽。

如果不报复回来,还有谁会真的把他们几家放在眼中。

博陵崔氏家主虽然之前与李昊有过合作,双方算是有些交情,可在利益面前,这位家主也被蒙蔽了双眼,接过话头道:“既然大家意见一致,那么我们想想从哪方面入手吧。”

“那还用说么,现成的机会摆在眼前。”卢氏家主恨恨说道:“他李德謇不是横么,咱们就上书弹劾他好了,我就不信半数朝臣都在弹劾,陛下能护得住他。”

“我觉得可以,但仅仅这样还不够,我们应该双管齐下。他李德謇不是承诺岐州百姓每天发二斤粮食么,我们只要控制了运输,不让一粒米进入岐州,我看他如何兑现承诺。”

“对,就这么干,我李家支持。”

“我清河崔氏支持。”

一声声支持,四家紧紧抱成了一团。

次日一早,数十信使出长安,直奔各自的目的地而去。

太极宫,太极殿,早朝。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林喜的大嗓门响起,吵得许多人心神不宁。

李二坐在御座之上,俯视群臣,从左到右,从文到武,最后目光落在李靖的位置上,那里空无一人。

不等李二回过神来,下面文官之中忽然走出一人,怀抱芴板:“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侍御史,卫鸿达,从五品上。

官职不高,权力却不小,而且为人古板,对看不惯的人和事从不假以词色,有时候急了还会打人。

李二无奈深吸一口气,和颜悦色道:“卫卿何事要奏啊。”

“陛下,臣弹劾卫国公李靖教子无方,纵子行凶,私自打死岐州县令郑克爽;再弹劾三原县候李德謇,目无法纪,贪渎成性,大旱之年私募民壮聚众敛财,置邻州百姓于不顾……。”

吧啦吧啦……,卫鸿达这一说就是盏茶时间,把李昊说的是一无是处,大有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之意。

李二面色略有些难看,有些搞不清楚卫鸿达到底是什么意思。

上人不党,文臣武将,世家勋贵,对谁都是爱搭不理,你不犯错我不理你,你若犯错,我管你是谁,就连李二都被他指着鼻子弹劾过好几次的说。

这样一个人突然站出来弹劾李靖父子,这大大出乎李二的预料,以至于愣了片刻才道:“卫卿,你所说的事情,朕都知道了。请你放心,朕一定会安排人仔细调查,力争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不想,老卫根本不理这茬,任李二如何说,依旧梗着脖子站在殿中侃侃而谈:“陛下,臣以为此事应该从速办理,关中大旱,百姓疲弊,若是再拖上三、五个月,怕是会有民变发生。”

“卫侍御史,请你注意自己的言词,陛下何时说过要拖三、五个月了,你不要在这里混淆视听。”

做为李二的头号马仔,长孙无忌在皇帝陛下不好开口的情况下,主动站出来替他辩解道:“而且你刚刚说的那些多是一面之词,卫国公、三原县候都是于国有功之臣,岂能因为三言两语不经调查便定了罪责。”

“长孙仆射,卫侍御史有一说一,何来混淆视听之说。”

魏征见卫鸿达孤立无援,亦主动出来帮他站台,对着长孙无忌就喷:“况且李德謇在岐山县做了什么这长安边也都有所耳闻,若他真是一心为公,何不早些上书说明情况。”

长孙无忌无语,老子哪知道他为什么一直不上书自辨。

转头看向高高在上的李二,心说妹夫,你倒是说句话啊,你不开口我可顶不住了。

李二双眉紧锁,心中犹豫,在没搞清楚卫鸿达真正目的之前,他有些不知如何开口。

就他所知,眼下正是李昊与几个世家斗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卫鸿达却在这个时候冒了出来,他到底是受人指使,还是被人利用?

良久,李二似是想通了什么,清了清嗓子道:“咳,几位爱卿,既然大家都很关心这次旱灾,依朕看不如这样,由大理寺牵头,都察院配合,一起去岐州了解一下情况,看看那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李德謇又到底在那边干了什么。

如果他真如卫卿所说那般为祸地方,那便将其押回长安,由朕亲自审问!如何?”

卫鸿达闻言,不等其它人反应,当先对着李二行了一礼:“陛下圣明,臣愿配合大理寺前往岐州。”

“嗯。”李二嘴角抽了抽,虽然对老卫不客气的行为很是不满,却也没有说什么,转头看向戴胄这位年轻的大理寺少卿道:“戴少卿,你可愿去岐州。”

戴胄能说什么,如此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大理寺卿肯定是不会去的,于是只能硬着头皮道:“回陛下,臣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