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分头看看。”罗宇泽提议。
吴夺和赵赟点点头,分头热热身。
吴夺先大致溜达了一圈,发现了几个摊主还操着外地口音,看来真是网罗了不少拉乡跑货的。
一般拉乡跑货的,都是把货出给古玩店主和摊主;这物流公司的老板原来也是干这行的,现在给以前的同行提供了一个场所,直接出货,还挺不错。而且价格上应该有优势,所以这小市场来的人不少。
当吴夺开始细看时,第一个摊子上,就发现了一卷黄褐色的粗麻纸。
这卷粗麻纸是摊在报纸上的,看来原先就是简单用报纸包着,现在打开了。
吴夺顺手拿了起来,展开。
这卷黄麻纸的宽度大概有25厘米左右,卷成了卷儿,吴夺这一展开,得有一米半长。
“来,我给你搭把手。”摊主看着有五十多岁,头发花白,黑红脸膛,身材不高,但挺壮实。
吴夺递给他一头,细看起来。
上面写满了小字,楷中带隶,墨色古旧(www.hao8.net),字体纯熟。
吴夺手拿的这一头,带着封边,还带着起首标题: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十,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不过,摊主拿的那一头,却显然是剪断了,而且断口还不怎么齐,不是笔直的,有点“大波浪”。
吴夺一边往下看一边顺势卷着,卷到一多半示意摊主撤手,而后又仔细看起断口来,就是剪断的。
“这是唐人书写的玄奘译本‘般若经’。”摊主见吴夺在观察断口,笑呵呵来了一句,“敦煌出来的唐人写经,出现被剪断的半张很正常。”
吴夺对唐人写经并不了解,不过这黄麻纸和墨色看着确实挺老。
“老板,你这断代断得挺果决啊?”吴夺笑着回应了一句。
“我算什么老板?来买东西的人才是老板呢。”摊主依旧(www.hao8.net)笑呵呵,“敦煌洞窟当年几万卷佛经,最后被收进博物馆的,却只有几千卷;这东西,国外反倒比国内多。而且,国内民间出现,也不稀奇。”
他这话说得轻飘,而且有点儿偷换概念。总体的数量分布,是他说的那么回事儿,但市面上的唐人写经,实际上是难得一见的珍稀货。而且也未必就是敦煌洞窟流出来的。
那一批著名的敦煌洞窟唐人写经流出,起于清晚期光绪年间。当时内忧外患,山河残破,敦煌莫高窟,更是一个冷僻所在,只有一个姓王的道士在守着。
王道士的日子过得也挺紧巴,经常为柴米油盐犯愁。结果有一天,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塌陷的洞窟,里头存着大量唐代的手写佛经。
这批佛经的数量极为惊人,高达几万件。
不久后,有个国外的“探险队”到了敦煌。探险只是个名头,真实目的是寻墓挖宝。
王道士就和探险队接上头了。他是个道士,不懂佛经,以仨瓜俩枣的价格,卖给探险队不少佛经。
唐人写经就此传了出去,消息也散布开来。于是,不少国家的“文物爱好者”流着口水来到了敦煌。
但是他们没找到那个塌陷的洞窟,于是只能从王道士手里买。
王道士尝到了甜头,价格越卖越高,佛经越卖越少。最后,几万件佛经,被他卖得只剩下一万件左右。
此时终于惊动了清政府,派人前去将剩下的佛经运送京城。
就在运送的过程中,佛经又损失了一部分,比如被盗抢的。
最重要的是,押送的官员,还有沿途的州府县衙的地方官,也都分了一杯羹。
但是,运送之初,佛经的数量已经清点报上去了,怎么才能分一杯羹呢?
啥事儿能难得住这帮官僚呢?剪开啊,一剪两半,上交一半,自己留一半;甚至一分为三一分为四。上交的数量对就行。
所以,这个摊主才说,敦煌洞窟流到市面上的唐人写经,出现被剪断的半张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