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董其昌,任伯年(2 / 2)

鉴宝无双 青木赤火 0 字 2020-11-22

钤印两方。一方印在诗文上首:画禅。一方印在“玄宰”下方:董其昌印。

董其昌,字玄宰,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书法和绘画的成就都不低,就绘画来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尤其擅长山水。

董其昌的人品,在后世多有诟病,但他的书画作品,艺术价值确实很高,从如今的拍卖记录来看,大尺幅或者组合性作品的精品,拍出过几千万的高价。

“这是仿倪瓒的山水笔意。”梁启明先看了这幅画,一边看,一边对身旁的梁丹青低语一句。

这幅水墨山水,若是真品,确实就应该是董其昌仿倪瓒。

倪瓒,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这里头,在普通人眼中,黄公望名气要大一些,这得益于《富春山居图》嘛。

实际上,元四家的山水画风,都是从五代末、北宋初的董源、巨然发展而来,所以,董其昌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算是顺着同样的脉络来的。

吴夺也在看这幅画。

这幅画,除了董其昌自己的题款和钤印,没有任何的收藏款印。

而且,要是同时也没有传承有序的记录和来源,若是上大拍,怕是会在拍卖图录上加一个“款”字。

董其昌(款)《江南秋野图》。

参加过拍卖会的朋友,应该会注意到,有些书画作品,会加括弧标注“款”字或者“传”字。

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拍卖行业从不保真,根本上还得靠参拍者的眼力;但是呢,拍卖公司虽然可以不保真,却也有告知参拍者拍品瑕疵的义务。这个瑕疵不仅仅是破损之类的硬伤,还有争议这种“软伤”。

于是,就有了“款”和“传”的标注。

“款”是指书画中的题款和钤印。一幅作品上,有某位书画家的题款和钤印,却没有明确的传承记录,同时拍卖公司又不能保证为真,那么,就加一个“款”字。

“款”字作品,可能是真迹,也可能是高仿甚至臆造作品。

而“传”字作品,恰恰是书画作品上没有作者的题款和钤印,但是呢,传承有序,而且往往附带大量收藏题款和钤印。

宋元之前的书画作品,有相当一部分是不落作者款印的,但其中不乏传承有序者,比如故宫里就有很多这样的作品。

也就是说,“传”字作品,是后人认为是真迹的作品。而且,这些“后人”往往是收藏界名人。

从概率上来说,“传”字作品,其实比“款”字作品更可靠。但是具体到某一幅作品上,要么是百分之百,要么是百分之零;“传”字作品,一样有“假戏真唱”的可能。

这幅董其昌仿倪瓒风格的《江南秋野图》,严格来说就属于“款”字作品。

但是,这样的买卖,和上大拍不一样,不仅不保真,而且不提醒,想买就自己鉴定吧。

《江南秋野图》的价签上,标注的价格是399万,可能是觉得400万不好听。这个价格,相比真迹,打折很厉害。若是真迹,这样的尺幅,应该是能上千万的东西。

但是,399万,终究不是一个小数;若是高仿,哪怕是明清时期的高仿,又不是名家仿作,远远到不了这个数。

吴夺先是跟着大家观察了一下,这装裱很新,新到吴夺也能看出就是几年之内的事儿,特别是红木轴头,显然就是新木料新做的。

对一幅古画来说,完好的原装旧裱自然是最好,但是后来的装裱,只要不破坏画心,问题也不大,因为价值终究在画心上。而且,原装旧裱若是残破不堪,那也需要重新装裱。

画心的纸张、墨色、朱印,倒是显得够老。

除此之外,笔法什么的,以吴夺的眼力,就看不了那么深了。

书画作品很多,不能在这一幅上浪费太多时间,吴夺瞅个空当,假装从一侧上前细看,顺手碰了碰画心。

当然,他也很小心,只是去触碰装裱和画心结合的地方;为了拖延时间,眼睛还得凑近来回扫视。

结果,还真不止吴夺一个人这么干,梁启明也在另一侧伸手触摸了画心,而且他摸的,是有墨迹的地方。

这书画鉴赏,一般是不会用手直接触碰的,往往会带上手套;而且鉴定主要是靠眼看,基本不需要触碰。这俩人在画的一左一右上了手,围观的人有的就皱起了眉头。

其实若是手很干爽,也没啥影响,但这样显得很不专业。

实际上梁启明很专业,他触碰墨迹和纸张的结合,正是为了更好地判断老旧程度。

不过梁启明收手很快。

吴夺收手之后,迅速后撤,扭头之际,却发现梁启明正在看他,目光相接,梁启明笑了笑,“小吴啊,看来你除了瓷器,对书画也很有研究啊。”

“让梁总见笑了。”吴夺笑着应了一句,便点点头离开了。而梁启明,也离开了这幅画。

胡允德并没有看这幅画,而是在看长方桌上的一本册页,吴夺凑近低语道,“德叔,怎么不先看看最显眼的?”

“我看了啊,不过只是扫了扫题款,我就觉得······”胡允德说到这里,只做了个“悬”的口形,而后又道:

“他的作品,这么明显的题款,这么大的尺幅,却没有任何收藏钤印,鉴定上怕是得万分小心;所以,不会有人这么快就拿定主意的,最后看也不迟。趁着他们看那幅,我就看看其他的;再说你正好也在看那幅。”

吴夺暗暗佩服。

刚才他听了,这幅作品,确实老的,不过时间在清早期,也就是说这是一幅清早期的仿作。具体是谁仿的,听不到。料想应该不是什么名家。若是名家,一般是会有相关信息的。

如此看来,399万肯定是不值得入手的。

同时,从梁启明的表现来看,他应该也是放弃了。

吴夺就此便把目光落到胡允德拿着的册页上了。

“那幅怎么样?”胡允德一边看一边又问了吴夺一句。

“就像您说得,最后看也不迟。”吴夺笑道。

“这本册页倒是有点儿意思。”胡允德看完之后,顺手递给了吴夺。

吴夺接过之后,先合起看了看册页锦面上的题签:清任颐钟馗图小集。

任颐,字伯年,清末著名画家,也是海上画派的佼佼者,海派四杰之一。任伯年的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的钟馗图还是很有名气的。

这题签上的一列行楷小字,应是收藏者或者装裱者所为,和任伯年未必有关系。

吴夺翻开册页,这里面确实都是钟馗图,一共十二幅,有钟馗仗剑、钟馗捉鬼、钟馗斩狐、钟馗嫁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