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意外收获(2 / 2)

大清弊主 塞外流云 0 字 2021-10-17

稍稍沉吟,胤祯才接着道:旗人进作坊,一律先做三个月学徒,工钱按一两银子算,合格之后,工钱按二两银子一月算,以此为基数向上递增,允许最高级的工匠拿到一月十二两。学徒半年仍无法合格的,坚决辞退,咱们不养废物。</p>

工匠的评级必须有严格的制度,必须公开,而且要公开考核,不允许有私相授受买卖送人情等丑恶现象,以免打击所有工匠的积极性。</p>

军工作坊生产的都是军械,在管理方面要多下功夫,再则,旗人虽然有诸多忧点,却是不易管理,因此,必须制度详尽的管理制度,对不服从管理的,再高级别的工匠,都一律辞退。</p>

你初次接触军工作坊,缺乏了解,可以亲往天津去了解一下,广泛征求意见,不仅要征求一众作坊总管主管司匠的意见,也要广泛征求工匠的意见,对于表现好的工匠,本宫届时给予他们抬籍的奖励。</p>

给工匠抬籍王项龄忍不住惊讶的问道,前面高薪他都忍住了,听到抬籍却终是没能忍住。</p>

有何不可工匠也是大清不可或却的人才。胤祯沉声道:制定的所有制度,都必须在军工作坊公告,并且组织工匠们学习,把抬籍的奖励也写进去,军工作坊要以优厚的待遇和破格的奖励吸引全国的优秀人才,这制度还要在京报公开刊出。</p>

王项龄听的一阵发楞,皇太子那么大的手笔,这军工作坊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此时,他也不敢多想,赶紧的用心默记胤祯的方才说的这些要点。</p>

停顿片刻,胤祯才接着道:工部的满尚书满笃是镶。黄。旗人,由左都御史转任,其为人谨慎,不会为你分忧,亦不会掣肘,你只管放手施为,无须顾忌。不论是军工作坊还是工部,你都要着力发现人才,提拔人才,不要怕破格提拔,整个海军如今都是破格提拔,也不差工部这几个。</p>

工部事务繁多,而且杂乱,你年纪大,精力有限,要格外注意身子,能放手的不妨让下面人去做,眼下,先将军工作坊理出头绪来,工部原有的作坊再慢慢借鉴军工作坊的成功之处。</p>

王项龄忙躬身道:微臣谨尊皇太子钧令。抬起身,略微犹豫,他才问道:太子爷,军工作坊的开支是纳入工部,还是另行开支</p>

名不正,则言不顺,还是纳入工部。胤祯略微沉吟,便道:不过,与工部原有的帐目不要混在一起,找得力的信得过的人专门管理,军工作坊的收支数额巨大,帐目必须独立,而且需要保密。</p>

听到还要保密,王项龄心里不由一紧,太子难道还要设私帐这事关系太大,他可不敢多问,忙躬身应承下来。</p>

待王项龄躬身退出,胤祯起身活动了一下,而后在殿里缓缓的踱了起来,旗人入军工作坊,将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工匠的社会地位,他们将不会再遭人轻贱鄙视,军工作坊对工匠的重视,特别是高薪和抬入旗籍,必将让越来越多没有出路的闲人转为工匠。</p>

再则,与工匠息息相关的杂学算学和西学亦会随之兴盛起来,如今人丁兴旺,文风昌盛,想要通过科举考试中举入仕,无疑是越来越难,三年一次,数万人考试,能中进士的不过三百多人,相反,举人的队伍却是年年增加,不少人终其一生,仍是童生一个。</p>

朝廷如今重视农业,重视工匠,不仅抬高其社会地位,而且有优厚的待遇,必然会吸引一部分士子转而攻读杂学算学和西学,以图能在农业手工业出人头地,至不济,也比在私塾教蒙童强上许多,如此一来,各地新建的西学必然大受欢迎,不担心遭受冷遇。</p>

这些个益处和影响,还真是有些出乎胤祯的意料之外,也算是意外收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