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豆汁饭(1 / 2)

大清弊主 塞外流云 0 字 2021-10-17

 见康熙转移了话题,胤祯不由微微松了口气,能够将旗人招入军工作坊务工,不异于给旗人不准从事其它行业这条规定撕了条口子,日后推行八旗制度革新可就有了借口。</p>

至于旗务整顿,如何着手,他还未有具体的考虑,微微沉吟,他便道:回皇阿玛,具体如何整顿,儿臣尚未有全盘的考虑,最近,儿臣一直利用闲暇时间在京城微服私访,但主要针对的是底层旗人,旗人生计的问题既已定了下来,儿臣再暗访一番有权有势的旗人情况,再从容拟订整顿方案。</p>

听的这话,康熙点了点头,道:为君者,确实应该不时的微服私访,以了解民生疾苦,如今的官员皆是报喜不报忧,不能完全听信他们的一面之言。说完,他颇感兴趣的问道:你对底层旗人生活是如何看的</p>

安于游惰,限于温饱。胤祯直言不讳的说道。</p>

康熙也没料到胤祯说的如此直接,不由微微一怔,沉吟片刻,才道:详细说说。</p>

微微沉吟,胤祯才道:京城底层旗人入关之初,分房分田,略有薄产,由于不善经营,几十亩田地早已经折腾干净,虽然朝廷禁止旗产交易,但他们在手头拮据之时,仍通过种种办法将田地出手,租借,典当,如今,大多数人家都是依靠家中子弟的兵饷度日。</p>

由于天下太平,没有战事,驻京禁旅兵丁员额有限,为防旗人断了生计来源,聚众滋事,各旗官吏便将兵丁名额进行平摊,基本上是一户一名额。</p>

马甲因为要养马匹,实际收入跟步甲差不多,一年也就二十石粮食和二十两银子,供养一家老小七八口,由于居住在内城,他们每年还要雇请大车领粗米舂米买水,这些花费虽然不大,经年累月却也不是小数目,原本还要雇请人挑粪,有了公厕之后,这笔钱倒是剩下了。</p>

这种情形下,旗人所得钱粮已经只够解决温饱,习练骑射已是奢谈,况且骑射再精,亦无批甲的名额,时日一长,自然也就懈怠了,成日里无所事事,也就安于游惰了。</p>

但也有极少数旗人做鞋或雕刻等营生,妇女则是刺绣或做纸花等,籍此稍获赢余,弥补家计,不过,都是偷偷摸摸,百般掩藏。</p>

儿臣在内城偏街窄巷中游走,曾听到一首儿谣,今晚月儿怎幺那幺高,骑白马,跨腰刀。腰刀快,剁白菜,白菜老,剁皮袄,皮袄厚,剁羊肉,羊肉肥,剁毛贼,光着脚丫上八旗,没马褂干着急,当了裤子买炕席,豆汁饭就萝卜皮儿,看你着急不着急。</p>

听到豆汁饭就萝卜皮,康熙不由微微有些动容,朝廷花了诺大的物力财力恩养旗人,底层的旗人生活居然仍是如此清贫,他不由喃喃的道:何至于如此即便京城物价贵,一年二十石米二十两银子也足够解决七八口之家的温饱了。</p>

胤祯生怕康熙动怒,连忙回道:皇阿玛,这些年,旗人已经养成了处处高人一等的风气,即便家里在穷,一身好行头,那是必不可少的,出门在外,必然衣着光鲜,该有场面,也是绝不能少的,生怕被民人看不起,丢了旗人的脸面,这既是虚荣心做怪,也是出于维护旗人的尊严,儿臣委实不知该如何评说。</p>

经胤祯这一说,康熙的心情也为之好转起来,旗人确实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谁能想到大街上衣着光鲜,论及吃喝玩乐,口若悬河的他们回到家里会是如此光景不纠正这股风气,再多的钱,也经不起他们折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