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江南科考案 一(2 / 2)

大清弊主 塞外流云 0 字 2020-07-04

番薯还未成熟,情况还不能确切,马铃薯却是已经收获,产量确实不错,而且吃起来,味道也不错,只是种的太少了点。

最让他欣喜的还是玉米,玉米的情况可说是大好,虽然还差点时间才能够收获,但收成已经可以初步估计,比起粟谷、荞麦、高粱、豆类之类的要高出不少。

而且玉米完全可以与冬小麦搭配种植,收割之后就正好可以种冬小麦,只是他跑的地方不多,仅限于直隶,其它地方究竟如何,还得等各地汇报上来才知。

上海,

眼见粮价已经开始平稳的回落,胤祯便按捺不住,开始自掏腰包对上海进行规划改造,初步的计划是改造县城,并且把洪港与上海县城连接起来,这个任务自然是落在完颜海锋与徐世桢两人的身上。

这一工程一开工,就得到了上海所有人的支持和赞誉,完颜海锋、徐世桢二人虽然又苦又累,却是干劲十足,十四爷掏钱帮他们捞政绩,这种好事那是可遇而不可求,那怕是再苦再累,两人也是咬着牙抗着,每天都是神完气足的在县城各地指挥。

九月初九,康熙终于从热河回到京城。

同一天,也是江宁城乡试放榜的日子,一众秀才对这一天早就翘首以盼,一大早,放榜的地方就挤满了各色人等,当然最多的还是心怀忐忑,一脸焦急的秀才,在一众人殷殷的期盼中,龙虎榜终于张贴了出来。

一群秀才急忙围了上去,焦急的在榜上搜寻自己或是朋友的名字,榜上有名的自然是欣喜若狂,有手舞足蹈、有大声欢呼,有喜极而泣的,名落孙山的则是神情阴郁,默然不语,也有跌足长叹,放声悲嚎的。

乡试,每一省的民额都是有定数的,榜上有名的也就寥寥二百余,绝大多数秀才是注定要名落孙山的,就在一众落第秀才郁郁寡欢准备转身离去之时,突然有人高声悲愤的喊道:“吴泌怎得上榜了?”

大多数秀才不认识吴泌这人,一见这情形,不由四下打听,吴泌是扬州盐商吴宗杰的独子,家资豪富,当铺、钱庄遍布江淮,但却是胸无点墨的一个草包。也算是扬州一名人,知道他的不在少数,口口相传之下,一众落第秀才立时间就轰动起来。

很快就有人叫道:“这里还有一个程光奎,也是个草包,苏州盐商的儿子。”

这一下,所有的秀才又呼啦一下围上前去看榜,这次不是看自己中榜没,而是想在榜上找找看有没有自己认识的草包榜上有名,很快就又有人叫道:“没天理啊,余继祖也榜上有名。”

很快,榜上盐商巨富、达官贵人的子弟被一个一个的揪了出来,这时也没谁去探问这些人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了,仅仅是二百余人的榜上,竟然有四十多人是盐商巨富、达官贵人子弟,这其中的猫腻,那是一眼便知。

一群原本落寞的落第秀才一下就变的悲愤莫名,群情激奋的他们立时就成群结队的冲下了大街,不到一个时辰,科场舞弊的风声就传遍了江宁城的每一个角落。

江宁城的各个茶馆、酒楼、青楼,街头巷尾,都有义愤填膺的落第秀才们在肆意痛骂,不满的情绪很快就蔓延开来。

第158章江南科考案(一)

第158章江南科考案,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