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寄北城(2 / 2)

大唐不良人 庚新 0 字 2020-09-21

这个回答,他很满意。

其实从根本上说,黑齿氏,乃是百济门阀大地主。

在过去,以黑齿家为代表的地主门阀阶层与百济王是站在同样的利益上。

自然要尽力维护百济王族的法统。

可是近来,随着扶余丰入驻周留城,自号复国的叛军,对周边地方的所做所为,只能用杀鸡取卵来形容。

虽然短时间内,替叛军募集到了粮草。

但却大量侵害地方门阀贵族的利益。

甚至被连累破家灭门的不在少数。

而通过与苏大为等唐将在一起的耳濡目染,还有在苏大为身边,看着苏大为所颁布的一系列举措。

黑齿常之相信,如果大唐接手百济,不会去动那些地方势力,而是会维持原状。

因为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唐,也实在没有那么多人力,派那么空降官员来管理百济。

最终除了上层王族的变动,中下层,依旧会维持原状。

百济世家贵族和大地主的利益,可以保全。

这是深层次的原因。

若只是换头顶上的主子,大家官照做,家族继续传承,似乎……

也没什么不可接受的。

只用给自己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解除道义上的负担。

从苏大为做上大唐熊津都督府代都督,并且得到大唐皇帝陛下亲自写下的密信后,黑齿常之心里最后一丝顾虑打消。

苏大为简在帝心,看来,若跟着此人,可以保全自身和家族。

甚至有机会更进一步。

苏大为如此年轻,便成为了一方封疆大吏,虽然现下是暂代,可谁知它日会不会做成真的都督,甚至更高的位置。

跟着他建功立业,多立军功,谋求更大的发展。

这是黑齿常之心中的一丝野心。

擅长兵法,有着名将之姿,谁不想有一个展露平生所学的平台。

经过短暂的交流后,苏大为与黑齿常之再没有说话,大家低头只顾赶路。

天明之后,苏大为他们经过两个时辰的休整,继续赶路。

两千余唐军,在白天的行动慢了许多。

因为天明时,除了经过旷野,通往北境沿途会有数座大小城镇。

若是绕开,会令时间大大拉长。

若是直接通过,又会有暴露的嫌疑。

不过苏大为和黑齿常之对此都早有准备,他们从随行的包裹里,取出一些装束换上。

那些是他们前段时间,击破扶余丰派出的试探部队后,截留的一些武器和装备。

五花八门,看着十分醒目。

换装后,唐军按着正常速度,大摇大摆的经过这些城镇。

结果因为表现太淡定,不但没有受到怀疑,甚至还有一些城镇主动派使者前来询问,甚至有城镇为其提供了一批饮食和马草。

一路有惊无险,终于在第二天黎明的时候,赶到了中途第一个重大的城镇节点。

寂北城。

过了寂北,再过五十里,便是此行的目的地,高句丽买召忽。

也就是后世的仁川港。

在这两者中间,再没有任何城镇,只有旷野。

一方面,是因为两国曾在边境交过手,曾经有数次大战。

边境就成了坚壁清野之地。

空旷的郊野,也是一个战略缓冲带。

同时也意味着,唐军在这最后五里十前,只有寂北城这一个补给点。

为了出击速度,唐军出来时,只带了一日的干粮。

如果没有补给,等到了地方,人马皆会战力大损。

所以寂北城,必须进。

必须获得补给。

黑齿常之带着唐军,走向寂北城的城门。

远远看到这支军队,寂北城的城防卫兵,便已经警惕起来。

敲响了铜锣,升起了吊桥。

这是最紧张的时刻。

若是成功诈开城门,唐军将进入寂北,好酒热菜,饱餐一顿,休整半日,再做最后的冲刺。

若是不能进去,只怕就麻烦了。

天寒地冻,饿着肚子,如何作战?

人受得了,马也受不了。

两千余唐军,在距离寂北城一箭之地停下。

再近了,只怕城头就会射箭下来。

按规矩,大军离城只能这么近,然后派使者上前通话。

唐军这边,苏大为目送着黑齿常之,带着几名投降过来的百济兵,骑马出阵,向着寂北城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