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李密命令裴仁基、孟让二人率领三万人马,突袭回洛仓。</p>
回洛仓,洛阳最重要的粮仓,主要功能便是为洛阳城内供应粮食。仓城“周回十里,穿七百多窖”,是整个大隋最大的一个粮仓,可能也是这个时代全世界最大的粮仓。</p>
李密很清楚洛阳的情况,这座数十万人口的雄城,随时可以拉出十多万人马。城中有武库,储量如山,军械甲仗也不缺,唯一的软肋便是粮食。他已经占领了洛口仓,若是再占领回洛仓,整个洛阳城便要陷入无粮可用的地步。</p>
而之前他命孟让火烧东市,制造混乱也是这个原因。尽可能地将人往洛阳城中驱赶,减少城中粮食积累。</p>
这一次只要占领回洛仓,断绝城中的粮食补充,使得洛阳城陷入无粮可食的地步,整个洛阳城必乱,洛阳城也能不攻自下了。</p>
而裴仁基和孟让二人,熟知洛阳城的情况,正好驱使为前锋。</p>
尤其是裴仁基,降了贼,怎么也得交个投名状啊。</p>
孟让已经去过一次洛阳城了,通过上一场的大胜,他是心中畏惧全无,只想着再从羸弱的隋军身上立几个大功。</p>
至于裴仁基,毕竟当初是隋将,刚投降就要攻打洛阳,则显得有些尴尬,其子裴行俨也有些愤愤不平,对李密的如此做法不满。不过裴仁基脸皮也很厚,都这时候了,还管别人说些什么,因此慨然领命。</p>
二人一路西进,沿途皆无阻拦。随着魏国的兴起,洛阳周边的隋军皆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困守城中,不敢出战。</p>
大隋在洛阳周边没有统一的指挥,也没有能够号令各部的统帅,各部只得陷入各自为战的地步,所以这仗根本没法打。</p>
裴仁基二人一路到了金墉城下,眼看隋军闭门不出,于是裴仁基乃下令绕过金墉城。金墉城是洛阳的屏障,但金墉城也难打。</p>
魏军浩浩荡荡,一路前进,如旅游一般。而沿途畏战如虎,甚至没有人将魏军的消息送到洛阳。</p>
等到东都小朝廷听闻魏军来袭,魏军早就兵临回洛仓城下。</p>
隋军在洛阳周边,重点防御了丰都市、上春门和北邙山,形成了一个首尾呼应的局势,但偏偏对于回洛仓,隋军守备并不足。</p>
回洛仓守将王招,出身太原王氏,已经五十多岁,官拜虎牙郎将,算是一个通过熬资历做到这个位置的人。</p>
裴仁基自东而来,到了回洛仓城下,又换成了隋军的旗帜。</p>
贼匪之中的甲胄基本靠缴获,因此除了旗帜,其精锐部队几乎与隋军装扮没什么区别。</p>
裴仁基的长子裴行俨来到城下,打着金墉城运粮部队的旗号,已经有些昏聩的王招,竟然不辨真假,便放开城门,让裴行俨一行进入。</p>
裴行俨手持长槊,白甲银袍子,胯下是一匹照夜玉狮子。裴行俨虽然年轻,但却是年轻一辈少有的勇武之人,有万夫不当之勇。</p>
此时顺着隋军打开的城门,裴行俨催马上前,当先冲入城门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