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封赏在大隋已经超越了之前权倾朝野的杨素,但杨广仍觉得不足。
倒不是赏赐不足,而是杨广觉得封的都是虚职,不足以体现黄明远的战功。实际上自杨玄感之乱后,黄明远与杨广的关系有了些许的变化。杨广的天子威仪受到了极大的挑衅,单凭天子的地位已经无法压制住蠢蠢欲动的野心家。反而黄明远因为战功赫赫,引得无数人忌惮。黄明远是杨广手中压制朝臣的另一把利剑。
黄明远已经从单纯的天子臣属变成了天子身边不可缺少的工具。
所以杨广觉得还得提升黄明远地位。
杨广思前想后,最后决定设“大将军”一职,位同三公,为武官之首,位在诸卫大将军之上,可开府许自置官属。
大将军一职自先秦便有,但是到现在有些烂大街了。尤其是杨广改制之前,一朝有上百个大将军,很多人生下来就能做。
但这个大将军与那些大将军不同,他前面没有前缀,有些像秦汉时期的大将军。两汉从卫青开始常置大将军,位在诸将上,总理军事。到了东汉,更是以外戚充任大将军,录尚书事,为一朝实际的宰辅。
所以杨广以黄明远为大将军,意味便深远了许多。
当然黄明远本身就是首相,实际上大将军这个封号对于黄明远来说也就是一个虚衔,和之前什么“检校司空”、“开府仪同三司”之类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至于武官之首,对于黄明远不过是既成的事实,黄明远也不能直接调动各军。
实际上这个大将军最重要的意义便是可开府许自置官属。
大业三年以前,因为大隋政治体系沿袭了西魏、北周体系,仪同以上的官员都有属官,可自行任命,只要向吏部报备即可。像亲王长史、司马都是从四品的高官。
众人利用开府的权利,自行任命官员,各幕府属吏比朝廷的正式官员还多。到了大业三年,杨广进行机构改革,重新建立散官、勋位体系,撤销了官员开府的权利。
因为大隋没有郡王的关系,除了现有的几个亲王,所有人都没有开府、任命属官的权利,包括官拜开府仪同三司的黄明远和宇文述。
开府仪同三司重新成为散官第一级,但却彻底失去了原有的权利。
这一次黄明远官拜大将军,算是正式重启官员开府的权利,虽然与之前相比能开府的级别提升了无数倍。
众人震惊于杨广对黄明远的信任,当然也惊恐于这种信任。
见到大臣们的反应,杨广开心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有黄明远在,他看谁敢生乱。或许这算是大隋版的狐假虎威吧。
黄明远没有关陇世家、关东世家的支持,正好与他们三足鼎立。
杨广这几年,看起来没什么变化,一如既往的奢靡与好大喜功,但其实变化很大。最大的便是驭下能力的大幅减弱。人心乱了的情况下,杨广不想着收拾人心,反而一心想着对内压制,只以权势、地位来威慑臣属,本就是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