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当仁不让(1 / 2)

天下安康 鸣奇 0 字 2020-06-16

 虽然杨昭坚信黄明远能够带杨广回来,但对此战最后的战争胜负,隋军的幸存,却也不敢报太大的希望。

这个时候,侥幸想着隋军能完完整整地回来,是不切实际的。

而到时十余万大军倾丧,势必要有人承担这个责任。若是杨素跟着父亲身边,杨素就是最好的背锅侠。

其实就是杨广承担了这个责任也没有什么。大父的性格很复杂,有时候对子女很苛责,但那多是在生活方面;更多的时候,他都能大度的原谅子女在军政上的错事。

开皇十八年,五叔汉王杨谅和上柱国王世积二人率领大军三十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后因道路和天气的原因,粮草供应不上,又遭遇疾病,隋军死了十分之八九。但最后大父也没怎么处置五叔。

所以只要黄明远能够救回父亲,父亲便平安了。

当然,父亲争的是太子之位,这次大败肯定极大地削弱了父亲的声望,以后父亲能否东山再起恐怕很难说。

杨昭希望趁着这段最后的安定时光,大肆扩充势力,为将来做准备。

然而,杨昭再是能干,也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

今外有大厦将倾、局势崩塌的不利形势,内有人心惶惶、树倒猢狲散的混乱局面,母亲、二弟、妹妹······所以人的烦忧都压到了杨昭的身上,让杨昭喘不过气来。

杨昭虽然开府三年多了,但其实身边并没有什么幕僚,而杨广身边得用的张衡、裴矩、宇文述等人这时候竟然都不在身边。杨昭一时之间,竟然找不到得用的人商量。

这日一早,杨昭就在书房等候,王妃崔氏因为秦王之事,正被杨昭厌弃,这时候也不敢上前打扰。

等到有一人从外风尘仆仆的赶来,杨昭马上站了起来,亲自出书房迎接。

“六郎,孤可等到你了。”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黄明远的六弟黄明襄。他刚从蜀中游学回来,也没回府上,顾不得歇息一番,进入城中,便前来杨昭府上。

杨昭本来跟黄明襄并不熟识。去年平康坊一事后,杨昭记起黄明远曾说自己的六弟才智渊博,多谋善断,其才在自己之上。

往日杨昭也以为这不过是黄明远自谦,想给自己这个弟弟铺路。后来杨昭几次招黄明襄来府。二人一番相谈,杨昭发现黄明襄涉猎广泛,见识深刻,多谋善断,才华横溢,是当世少有的大才。杨昭这才发现黄明远所言不虚。

黄明襄博闻强识,精于天人之会。相对黄明远的大气磅礴,走文人路线的黄明襄和杨昭在性格上很相似,一样的少年老成,一样的善于隐忍。所以二人之间,因为脾性相投,很快就成为了好友。

黄明襄性敏达,长于谋计。

他处心积虑接近杨昭是有目的的。他知道若是晋王登基,兄长是要显闻于晋王一朝的。但对于未来,黄明襄觉得要未雨绸缪。豫章王与大兄关系不睦,而河南王却和兄长恩若骨肉,将来兄长必定亲河南王而远豫章王。为了防止杨昭成为第二个太子杨勇,黄明襄也主动为杨昭谋划,使其能够得到父母之爱,稳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