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东安鸡(1 / 2)

 汪应华摇了摇头,无论如何,这次过后,一定要带孙皓去看看心理医生。其实若非孙皓平日里没有丝毫表现,只有在比试的时候出现,比试完就恢复正常,汪应华早就强行带孙皓去看心理医生了。

不过就算如此,汪应华也打算这次过后,带孙皓去看看心理医生。

孙皓和江阳开始动起来,厨房里其他的人也纷纷让开空间,让他们两人尽情施展。

红枫酒楼的食材很丰富,根本不用怕缺少食材。

江阳要做的,正是他如今最为有信心的菜品——开水白菜!

孙皓要做的也是自己的拿手菜——东安鸡!

东安鸡的名头可不小,原名为醋鸡,被誉为八大湘菜之首,同时也是国宴菜品之一。

关于东安鸡的来历、典故可是很多,就单单从诞生、演变、出名,就经历了三个朝代。

西晋时叫“陈醋鸡”。西晋,惠帝永熙元年于应水之滨设立县治,叫应阳县。时任县令为县衙挂匾,举行了隆重的庆典仪式,召集各乡户老前来祝贺,请当地名厨操刀把勺,大摆宴席。按照当时的风俗,正规的酒席到了第五道菜就是鸡肉,叫“鸡开口”。那一次的“鸡开口”吃起来有点酸,这一酸,酸开了食客的胃口。散席以后,县令把厨师叫去,问他怎么想到在鸡肉里放醋调味?厨师忙跪在地上说,:“大人恕罪!不是故意的,当时很急,错把陈醋当料酒放了,无奈中为了除醋味,立即加了一些花椒、生姜。下不为例,请县令大人恕罪!”县令笑起来,高兴地说:“恕什么罪呀!起来起来!大家都说这放了醋的鸡真好吃!叫你来是要嘉奖你!”谁知一时巧合,竟创造了一道名菜。从此,“陈醋鸡”的做法就在民间传开了。

清末时叫“官保鸡”。清朝末年,湘军将领席宝田因镇压太平天国和贵州苗族起义有功,清廷诰封席宝田为光禄大夫,授予“太子少保”称号,深受朝廷器重。席宝田晚年称病归里,住在伍家桥。一次,曾国藩、左宗棠、刘坤一等到席宝田家做客,酒席中上了这道“陈醋鸡”,家厨为了增加鲜味,特在“陈醋鸡”里加了些陈年乳豆腐计,这样做出来的“陈醋鸡”不但酸辣可口,而且香脆有余。曾国藩等人吃了,赞不绝口,左宗棠问及菜名时,席宝田本想说“陈醋鸡”,可又想到这名字太土,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曾国藩插嘴说:“这是席官保家的特产,就叫‘官保***!”左宗棠、刘坤一附和说:“对!名将家里出名菜,官保鸡,好名字!”从此,这道菜就传到了宫廷。

民国时叫“东安鸡”。1926年第一期北伐,中国国民党著名爱国将领唐生智任北伐军前敌总指挥。北伐胜利以后,唐生智定居南京。为了庆贺北伐胜利,他在南京设宴招待他的部下和同僚,酒席间出了一道“官保鸡”。他的私人厨师是伍家桥人,在厨艺上更加讲究。首先选用的鸡必需是没有生过蛋的雌鸡,重量不超过一斤半;制作时火功恰到好处,保持鸡骨头里的血呈鲜红色;在刀法上,一只鸡除了内脏,一共切成十六块,摆在盘子里,正好是一只完全的鸡。部下和同僚吃过之后,都说,这道菜造型美观,色泽鲜艳,肉质鲜嫩,酸辣爽口,肥而不腻,食多不厌,香气四溢,营养丰富,香、甜、酸、辣、嫩、脆六味俱全。问这菜叫什么名,唐生智正要开口,在旁的顾伯叙提醒说:“家乡风味家乡菜。”唐生智马上说:“这是东安的特殊菜,叫‘东安鸡’。”唐生智外交广,待客常以“东安鸡”做压席菜。郭沫若的《洪波记》也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唐生智在长沙水陆州的公馆里设宴招待了他,其中,东安鸡的菜味特佳。1972年2月,M国总统访华期间,太祖设宴款待尼克松,席间也有东安鸡这道菜。尼克松边吃边夸,回国后,还大加赞赏东安鸡味道绝佳。很快传入南洋、北美、约旦、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等国。从此,东安鸡被列为国宴菜肴,为八大湘菜之首。

孙皓从跟随汪应华起,就开始慢慢学习这道湘省名菜。屹今为止,已有八年之多。

孙皓能够学习到这道菜,都因为曾屹的成名菜便是东安鸡!

作为曾屹的徒弟,汪应华自然也是会这道菜的。而作为汪应华的弟子,孙皓没道理不学。

曾屹虽然对外人不愿传授厨艺,可对自己人,确实大方异常。他的成名菜东安鸡并没有留一手,而是全部传授给汪应华。可是汪应华的东安鸡仍然比不上曾屹。

而孙皓的东安鸡也是比不得汪应华的,不过即便如此,孙皓的东安鸡也是他最拿手的菜品。

江阳早就听说过东安鸡的大名,可是见到别人烹饪,这还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