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出征澜沧!(1 / 2)

 王振前些年跟着高贤宁读书,又跟老郑和一段时间,接触到社会阶级上层,这一两年又在暗中调查纪纲,是以极为熟悉社会形态和政治局势,闻言有些不解,“陛下,有些话奴婢能否向您询问一下?”

攫欝攫。朱棣点头,“你说。”

王振想了想,道:“奴婢先前跟着先生高贤林在鸡笼山下的国子监附近读书,先生曾说陛下会在十年内迁都北方顺天城,如今顺天皇宫初具规模,迁都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陛下既然已经将去北方,又何须在意南方的江南士族?”

朱棣笑道:“没错,再有一两月等打完了澜沧朕便打算去顺天,而今后大部分时间,朕都计划留在顺天,应天这边,由太子监国,但太子仁厚,又与朝中文臣牵扯过多,利益纠结之下,太子恐怕会束手束脚,没法压制住江南士族。然而有些事虽然明面上不显眼,不过很多事情已经越来越严重,从这几次郑和下西洋之后发生的事情可以看出,朕让三宝下西洋的事情触及到了江南士族的利益,所以这几年的政事其实在江南这边施行的很不顺遂,朕去北方顺天以后,应天这边的政事只会更艰难,江南士族必然多般刁难太子,长远以来,江南士族必成隐患!”

王振懂了,叹道:“陛下为太子殿下登基铺路,以便将来行政天下,可谓是良苦用心,然而太子殿下现在还以为您更喜欢汉王和赵王殿下,太子殿下依然每日惴惴啊。”

这番话有感而发。

王振并没有其他意思,王振只是听到朱棣那一席话后,知道了很多朝堂之上和民间不同的道理。比方说王振知道了为什么当年会有蓝玉案和胡惟庸案。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年太子朱标身死之后,太祖为了确保太孙朱允炆的登基之路,也确保朱允炆登基之后不会出现朝堂动荡,所以太祖必须将开国功臣铲除干净,不让他们对朱允炆有任何的威胁。

因此开国功臣被朱太祖一路屠戮。

像蓝玉那种膨胀后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就不说了,本来就是蓝玉自己在找死,竟然敢让拱卫京畿的部队派三百人去给他修府邸。

这是天子的待遇。

你一个臣子,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所以蓝玉的死其实是必然的。

但其实还有很多的开国功臣并不足以致死,但他们还是死了。

最后太祖就给朱允炆留下一个耿炳文,而耿炳文是一个擅长防守不擅长进攻的武将,这样的武将你让他来造反那根本不可能成功。

因为他不擅长进攻,怎么可能夺取天下。

也正因为如此,朱棣靖难的时候,朱允炆面临着手上无将可用的尴尬局面,只能重用李景隆,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徐辉祖,却又因为徐增寿的事情,朱允炆又将徐辉祖调回应天。

然后才有朱棣的靖难奇谈。

靖难之所以成功,李景隆功不可没,朱允炆的作死也是千古第一,要不然朱棣根本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本上在说江南士族的事情,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王振竟然说到太子那边去了,而且还是关于登基什么的事情,朱棣闻言心生不悦。

蹙眉冷哼一声,“嗯?!”

你找死?

这种涉及天家皇室继承人的事情,朝中大臣也不得擅自议论,你区区一个内官,心里知道便可,竟然还敢说出来,这不是在作死是什么。

王振吓了一跳,也知道自己无心之失冒犯了朱棣,急忙跪下,“陛下息怒,奴婢知罪。”

朱棣挥手,“下去吧。”

王振浑身发软汗流浃背的退下。

天子的铁血和仁慈,让他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王振又学到了一点:在天子面前,永远只需要做一件事,少多嘴,当然,如果你是姚广孝或者黄昏,那么可以例外。

如果你不是这两人,就只需多听朱棣的,多看住陛下让你看住的人,少说话。

老天爷给人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两个手两只脚,但是只有一张嘴,这是有道理的,就是让你多听多看多跑多做,少说话!

朱棣又宣召赛哈智进殿,问道:“锦衣卫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锦衣卫现在是百废待兴。

巘戅综艺文学kaNZoNG&#121&#戅。高层几乎全军覆没,北镇抚司的中层也基本上没了,而京畿城中的锦衣卫缇骑也几乎没了,需要从地方抽调,同时从其他地方补充人力。

这个倒是简单。

所以先要把上层结构重新搭建起来。

赛哈智急忙说道:“微臣自出任锦衣卫指挥使以来,不敢有片刻懈怠,夙兴夜寐,在指挥同知刘明风、指挥佥事周胜然的帮助下,已经整理出陛下要求的名单,请陛下过目。”

说完赛哈智将一封名册递过去。

&#21434&#21437&#32&#32508&#33402&#25991&#23398&#32&#107&#97&#110&#122&#111&#110&#103&#121&#105&#46&#99&#99&#32&#21434&#21437&#12290此刻康宁不在,殿内一名小内侍便上前接过,仔细检查之后,才双手呈递给朱棣。

朱棣搭眼扫了一下,将之放在桌上,问赛哈智:“你说说这些人的来路。”

赛哈智略一思索,道:“现在锦衣卫主要是差一名指挥同知和一名指挥佥事以及北镇抚司的镇抚使,而名册上面的这些人,全部是北镇抚司的指挥和千户,不过陛下不用担心他们的立场,这些人现在还全部在诏狱,甚至还有两名百户躺在家里病榻上,没个一两月下不床。”

朱棣讶然不解,“这是怎么回事?”

赛哈智笑桌解释道:“纪纲叛逆的时候,这些指挥和千户、百户都不愿意跟着纪纲行此大逆不道的恶行,而当时纪纲不敢走露风声,也不敢把事情闹得太大,他只能用强势手段将这些指挥和千户、百户关押进诏狱之中,而在病床上的那两人,其实一共有五人,他们当时就就和纪纲闹翻,要来回报陛下纪纲造反的事情,但是被纪纲的鸿门宴埋伏,其中三人当场牺牲,这两人是费尽千辛万苦之力才逃出锦衣卫衙门,但被纪纲的人一路追杀,无法前来乾清殿向您汇报,最后他俩躲进民宅之中才侥幸活过一命,叛乱之后,微臣就着人将他们找了回来,所以这些指挥和千户、百户是绝对忠诚于陛下的人。”

朱棣笑了笑,“不错。”